10月21日,漳州市民许先生分享了他的国庆期间遭遇:其广汽埃安魅580电动汽车发生自燃。然而,时至今日,已过半月,许先生并未从广汽埃安4S店或厂家那里获得任何回应。这不禁引发疑问:为何知名品牌对消费者权益如此忽视?

汽车自燃事件经过

10月5日下午4时10分,许先生将车辆停于漳州台商区龙鑫路某汽修店门前,随后前往泡茶。在离开前,他已确保车辆电源已被关闭。然而,车辆却意外起火,起初方向盘冒烟,随后机盖中部发生火情。短短20分钟内,车辆已被完全烧毁。经消防人员现场勘查,发现车头右侧过火严重,而配电箱部位的电气线路故障是火灾的直接原因。

事故发生两天后,消防部门发布了调查结果。许先生对这一结果表示接受,并坚信其半年新车发生自燃事件是由于产品质量问题所导致。

车辆背景与保养情况

今年3月29日,许先生的妻子购置了此车。由于妻子缺乏网约车从业资格证,车辆过户至许先生名下,以便其从事网约车业务。该车已在漳州广汽埃安4S店接受过两次保养,首保发生在行驶5000公里时,第二次保养则是在7月份进行。根据既定计划,许先生计划在国庆节后进行第三次保养。

该事件涉及车辆具备常规购置与维护记录,然而在常规使用过程中意外发生自燃,这一现象不禁引发对其自身质量问题的合理怀疑。

车主寻求说法的努力

许先生在车辆发生自燃事件后,立即采取了行动,寻求合理的解释。他联络了漳州地区的广汽埃安4S店,并拨打了客服热线4001883333。鉴于车辆系广汽埃安品牌生产,且一直在此4S店进行保养,许先生坚持认为,对于配电箱起火这一事故,广汽埃安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然而,自那之后,已经过去了半个月,他并未收到任何回复。

遭遇类似事件后,车主主动实施了恰当的措施,然而企业对此却缺乏响应,这种做法是否妥当?

4S店相关人员回应

杨先生,该4S店的销售经理,指出车辆自燃是在二级经销商处售出,然而车辆是在4S店提车的。事件发生后,4S店正协助经销商,并与车主及保险公司进行沟通,以启动保险流程。售后经理陈先生透露,他们已将情况反映给厂家,并等待保险公司委托第三方进行定损。定损完成后,将进入理赔程序,并且会继续与厂家保持沟通,跟进进展情况。

尽管4S店宣称已采取多项措施,然而车主们为何仍未能感受到问题正得到有效处理?

客服方面的说法

客服人员表示,双方在事件处理上可能未能达成共识。目前,事故的调查报告已经完成,他们正在关注保险处理的相关进展。一旦有新信息,将及时向记者提供反馈。然而,这种表述并未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或详细解释。

此现象显示出客服人员并未真诚地致力于解决客户问题,而是采取了例行公事的回答方式。那么,究竟有谁能够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

事件目前的处理状态

许先生已投保,当前案件正处在理赔阶段。然而,许先生追求的并非仅仅是保险金的赔付;他更期待广汽埃安公司能就车辆自燃事件是否属于质量问题,提供明确的官方解释。

车主的合理诉求屡遭忽视,此举是否妥当,厂家及4S店的做法是否恰当?汽车企业对待消费者,这种态度是否公允?公众对此有何看法?敬请各位在评论区点赞、转发,并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