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承建的恩施州民族体育运动中心项目游泳馆主体结构封顶,智能化生产提高效率  第1张

近期传来喜讯,湖北恩施的恩施州民族体育运动中心游泳馆主体结构建设已圆满完成。该工程由中建三局桥梁事业部承建,于10月22日成功封顶。作为“一场两馆”工程中首个完成封顶的场馆,这一成就无疑为当地体育设施建设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项目主体结构封顶

10月22日,恩施州民族体育运动中心项目现场,游泳馆主体结构顺利实现封顶。这一成就标志着工程进展的重大突破,亦预示着项目全面竣工的坚定步伐。游泳馆的封顶不仅体现了工程按计划稳步推进,还对于体育馆及其他场馆的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推动和激励效应。恩施州民族体育运动中心承载着众多期待,游泳馆的率先封顶,预示着未来充满希望的美好前景。

自项目启动以来,游泳馆建设已圆满完成封顶阶段,这一成就凝聚了众多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在整个施工阶段,他们面对一系列挑战,不懈努力,确保工程按既定计划稳步推进。项目竣工后,恩施地区的体育设施水平将迎来显著提升。

智慧展厅的实时监测

项目智慧展厅中,一处显著的焦点格外显眼。该亮点是一块实时监测的大屏幕,全面呈现了多条生产线上的自动化生产流程。这块大屏仿佛是工程的整体智慧核心。通过它,工作人员可以实时了解各生产线的运行状态。这种配置确保了在问题出现时,能够迅速实施应对策略。

在当前建筑工程领域,实时监测技术的应用已成为衡量现代化施工水平的重要标志。以恩施州民族体育运动中心项目为例,该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巡检劳动负担。这一措施使得项目生产流程更加透明,管理更为便捷。

智能设备助阵生产

中建三局承建的恩施州民族体育运动中心项目游泳馆主体结构封顶,智能化生产提高效率  第2张

钢筋自动化加工车间中,智能弯箍机正以高效的速度作业,不断将钢筋弯曲成一致的标准形状。这一自动化生产流程有效保障了钢筋弯曲的标准化,为后续工程筑牢了坚实的基础。在预制看台板制造工厂,12米长的模台在机械力的驱动下运作,正沿着智能化的流水线生产看台板构件。相较于传统生产方式,这种机械化和智能化模式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

智能设备的应用显著提高了该项目的工程品质与施工效率。这些设备能严格按照预设程序精确执行任务,大幅减少了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在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稳定性的过程中,这种做法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BIM技术全流程应用

BIM深化设计技术在项目实施中,实现了设计生产的无缝衔接。这一技术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涵盖了设计、生产、施工以及运维等各个阶段。在设计中,它显著提升了图纸质量并加速了设计进程。生产阶段,它对预制混凝土、钢结构构件及机电管线的制造流程进行了优化。施工期间,该技术助力于进度管理、质量控制、安全维护和绿色施工等多个方面。

BIM技术的全面应用,已成为现代建筑智能化管理的标杆。该技术贯穿了从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建造,到智慧场馆运营的全过程项目智能化管理。这种集成式的技术应用,彰显了建筑行业发展的新动向。

多种机器人助力施工

在游泳馆Y1区域内,一台便携式的智能焊接机器人正沿着轨道进行左右移动,同时精确执行焊接操作。这款智能机械臂体积紧凑,动作敏捷,大幅提升了焊接作业的效率。以往需要一整天的焊接任务,现在仅需两小时便可完成,且焊接质量得到保证。同时,项目现场还配备了多款其他机器人,共同完成作业任务。

中建三局承建的恩施州民族体育运动中心项目游泳馆主体结构封顶,智能化生产提高效率  第3张

施工现场机器种类繁多,各具功能,承担着各自的任务。这一现象鲜明地展示了科技对建筑行业现状的显著作用。与传统的手工操作相比,机器人在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工程质量方面凸显了其独有的优越性。

游泳馆的特色设施

游泳馆内设有标准比赛池和热身池,两者均配备了独立的循环水处理设施。这些系统通过逆流补水、石英砂过滤及全程臭氧处理,同时加入消毒剂,共同保障水质安全。值得一提的是,泳池还运用了板式换热器进行池水温度调节。

游泳馆内配置了三合一恒温恒湿热泵机组,该系统兼具恒温、除湿和引入新风的功能。此类设施和技术的运用,不仅有效保障了游泳馆水质清洁与空气清新,同时也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理念。据预测,这一措施有望减少约40%的能源消耗。

据最新消息,该运动中心预计在2025年投入使用。启用后,它将具备举办全国性赛事的条件。然而,这个集众多前沿技术和特色设施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场所,将为恩施带来怎样的体育发展机遇?我们热切期待广大读者能积极参与讨论,给予正面评价,并广泛传播这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