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赛广西复赛落幕,青少年科创活力绽放!
大赛概况
5月23日至25日,南宁市科技馆承办了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广西赛区的复赛。活动期间,以“智慧、安全、环保”为核心主题,赛事分为创意作品和科普实验两大板块。具体而言,涵盖了“人机协作(大学组)”、“科技改变生活(中学组)”以及“未来太空车(中学组)”等三个不同组别的竞赛。自3月份赛事启动至今,全区范围内共有196所学校参与,3443支队伍报名,9680名师生踊跃加入。
晋级之路
经过多轮前期选拔,72支队伍成功晋级,顺利踏入广西赛区的复赛环节。这些队伍成员分别来自不同的教育机构,他们怀揣着对科技的热爱与探索精神,在比赛启动前进行了细致的准备。每支队伍都对参赛作品进行了精心的雕琢,从创意的萌发到成品的制作,参赛者们投入了巨大的努力与汗水,为复赛阶段打下了稳固的竞技基础。
未来太空车比拼
在“未来太空车”科普实验项目的中学组比赛中,竞争异常激烈。比赛现场洋溢着热烈的气氛,参赛者们全神贯注地操控着“未来太空车”模型,全力以赴地执行既定任务。一些模型在轨道上飞驰,展现了卓越的动力性能;与此同时,其他模型在克服障碍的环节中同样表现出色,精确地避开了众多障碍。南宁某中学参赛的太空车,凭借其独特设计,在速度和稳定性两方面均表现出色。
激烈赛事结果
经过一番激烈的复赛竞争,最终成绩揭晓。共有14支队伍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21支队伍获得二等奖;另外,34支队伍则荣获三等奖。这些获奖队伍提交的作品在创意与科技含量方面均表现出色,整体水平较高。以“未来太空车”项目的一等奖获奖团队为例,他们的设计作品不仅展现了独到的创新思维,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展现了非凡的高效运作能力和稳定性能,给评委及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思维拓展讲座
在赛事活动期间,组委会特别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这些专家针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精神》这一主题,举办了专题讲座。讲座中,专家们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并阐述了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同时,他们通过具体案例,对促进技术突破的思维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次讲座为青少年打开了科技观察的新视野,显著拓宽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范围,并加深了他们对科技创新的深入理解和认知。
赛事意义深远
此次复赛对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进行了全面审视,同时点燃了他们的科技创新激情。赛区组委会计划借助这一赛事,助力广西更多科技创新团队争夺全国总决赛的席位,为广西学子搭建一个广阔的成长平台,从而推动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步伐。
本次赛事充分展现了广西青少年在科技领域的实力和创新能力。对于这些参赛者来说,他们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更加卓越成就的可能性如何?敬请点赞、分享,并留下您的看法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