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场独特的文化创新盛事——四川残疾人文创成果展,在北京故宫文创融合馆隆重举行。在这场展览中,我市残疾人刘罗琳的竹编艺术品格外引人注目,成为展会的一大焦点。这些作品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惊喜,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期待。
活动概况
2025年,一场名为“国宝相遇国宝”的四川残疾人文创成果展览在北京故宫文创融合馆盛大开幕。该展览以大熊猫为核心,巧妙地融入了故宫文创的特色风格。此次展览为残疾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以及文创作品的展示与销售活动中。这一活动充分展现了残疾人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参展作品
刘罗琳,我市残疾人代表,其精心打造的竹编非遗文创产品“熊猫抱竹”在本届展览中亮相。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市残疾人创作的文创作品首次被纳入全国乃至全球的残疾人文创作品展览行列。该作品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和独到的创意设计,一经展出便吸引了众多目光,并赢得了与会领导和参观者的广泛赞誉。
作者风采
在活动现场,刘罗琳以聋哑人士的身份出现,尽管如此,她依然以流畅的手语向观众展示了我市残疾人竹编文创产业的最新成就。她不仅传达了个人的梦想,而且她的表现让在场的观众深刻感受到了我市残疾人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这也使得更多人对于残疾人文创产业背后的故事和辛勤努力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产业发展
我市持续推动竹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业的创新发展,同时积极推广并支持残疾人士加入这一行业。刘罗琳在此领域展现出非凡才能,她敢于面对重重困难,怀揣着推动竹编非遗文创产业发展的梦想,并致力于协助残疾人士实现个人价值。她持续不断地致力于研究和学习,并最终获得了多项荣誉:四川省农村手工艺大师、崇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以及助残工美大师的认可。
华琳女士设立了华琳帮护文化艺术工作室,并在其中大力推动竹编技艺的培训工作。至今,该工作室已完成了对400名竹编技艺人才的培训任务,其中320名是残疾人。这一行动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了技能增强和就业的新途径。
工作室荣誉
2024年,刘罗琳的工作室成功摘得成都市残疾人“美丽工坊”的殊荣。在成都大运会举行之际,该工作室设计的瓷胎竹编盖碗茶器被选中作为外交场合的专用器具,赢得了中外来宾的一致好评。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工作室技艺的肯定,还显著提高了成都市残疾人文创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未来展望
刘罗琳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她对本次成果展中展示的崇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技艺感到由衷的喜悦。她期望,在向公众推广崇州文化的同时,也能展现出我市残疾人群体的不懈奋斗精神。面向未来,她及团队将持续不懈地奋斗,致力于推动我市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的进步,为该领域攀登新的高峰贡献自己的力量。
观察刘罗琳及其所率领的残疾人文创团队所取得的显著成就,我们不禁对残疾人文创产业未来的走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您对这一领域的发展有何期望?热切期待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同时,也请不要忘记为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