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近期在商业环境方面进行了大力优化,通过实施众多创新举措,该县不仅荣获了全市商业环境示范县的称号,更成功入选了全国商业环境优秀县的名单。这些举措究竟引发了哪些具体成效?这一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攻坚行动成效显著
德化县将商业环境的优化作为其改革的头等大事,推行了“商业环境优化提升”的专项攻坚计划,旨在打造“德心商业”的品牌形象。该县正逐步实施“N+1”多证联发、分阶段施工许可等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已显著提高了德化的商业环境质量,不仅使其成为全市商业环境的佼佼者,还使其跻身全国商业环境百强县行列,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
地方政府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全力推进政策执行。企业因此感受到了显著的便利,行政流程得到简化,审批时间显著缩短,这些积极变化有效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帮办代办亮点突出
德化采用“帮办代办”服务模式,有效改善了营商环境。在城东工业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的推进中,帮办代办专员从项目启动初期就主动提供支持。而在城南天桥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帮办代办专班人员同样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项目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分歧,专班成员主动与多个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同时召开了专门的会议来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以此确保各个审批环节能够高效进行,进而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启动。
截至目前,专班共收到关于建设项目的咨询92件,其中56件已转化为委托服务,这一举措有效降低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投入,并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评价。
图审服务减轻负担
德化县把采购图审服务当作优化商业环境的有效途径。自2018年开始,该县对县域内所有建设项目的审图工作进行了统筹,由政府承担相关费用,实现了服务的统一采购,并设立了专门的受理窗口,推行了“一窗受理、集中处理”的工作模式。这一措施将图审所需的时间从半年缩短到了11个工作日以内。
2025年,该服务持续深化发展,共处理了13项图审相关业务。其中,由政府主导的5个项目,节省了资金超过3万元;而社会投资参与的8个项目,节省的资金则超过了11万元。这些措施有效减轻了企业的经济压力,加快了项目建设的进度,助力企业更快地进入生产运营阶段。
模拟审批开辟捷径
2024年,德化县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首次探索,引入了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模拟审批”的创新模式。这一模式旨在为项目审批流程搭建一条高效快捷的“高速通道”。具体做法包括桩基先行和模拟验收等步骤,并广泛推行单项复验及分期验收措施。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的全面性和细致度。此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的总耗时得到了明显减少,整体审批时间缩短至22个工作日或更少。
在当年,纳入“模拟审批”流程的重点项目总数达到了74个;在这其中,有35个项目提交了申请,并且有13个项目成功走完了从立项到施工许可的“模拟审批”全程;另外,有8个项目提前取得了桩基先行施工许可证;而56个项目则启动了“模拟验收”程序,另有11个项目完成了“单体验收”,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项目推进的速度。
通办模式便民利民
德化县实施了新型的“通办”服务机制,该机制涵盖“一区通办”及“县乡一体化”政务服务通办,其目标在于实现“一窗受理、全程服务”。该模式已作为福建省2024年政务服务改革首批典型案例与举措被选定。
群众和企业办理事务流程简化,无需辗转于多个部门和场所,此举显著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并显著改善了群众及企业的办事体验。
数字政务助力发展
德化县成功推出了省内首个县域级别的“城市大脑”系统,该系统整合了政务和市场等领域的2.3亿条相关数据。该县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了DeepSeek技术支持的政务审批信息智能查询系统的本地化实施。此外,还开发了“AI信用评估”以及“德化通”等移动服务平台,从而使得1400多项事务可以通过手机或网络进行办理。
德化县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企业用户和民众因此享受到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这一变化进一步推动了当地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德化县推行了多项改革政策,旨在优化商业氛围,并已观察到明显的成效。关于德化县所实行的商业环境优化举措,哪一项举措对您最具吸引力?敬请期待您的点赞、分享和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