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期间,浙江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东钱湖,场面热闹非凡。湖畔的露营基地预订情况十分抢眼,"惠民住宿季"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五一"期间的旅游数据表现亮眼,这些现象背后的发展动力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生态难题往昔
东钱湖曾环绕着45公里的湖岸线,其发展生态旅游具备天然的优越条件,然而却遭遇了发展的难题。在早期,由于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该湖区的水质一度下降到Ⅳ类标准。据老渔民回忆,当时踏入淤泥滩是家常便饭,东钱湖的生态环境迫切需要得到改善。
保护工程启动
2005年,东钱湖管委会确立了打造“文化型、生态型旅游度假区”的宏伟目标,并全面启动了湖泊保护与开发系统工程。该工程首先从清淤退渔、截污纳管等方面入手,同时,还对高污染工业企业进行了清退。此外,还引入了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增加水生植物、优化鱼类种群结构等措施,逐步构建起一个健康完善的水域生态系统。
资金投入成效
东钱湖管委会在生态修复领域已持续投入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这一举措成效显著,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整体达到了Ⅲ类标准,局部区域甚至达到了Ⅱ类标准。银鱼这一曾消失30余年的物种已重现湖中,对水质要求较高的莼菜也频繁出现。东钱湖因此荣获“国家级生态湖泊”以及“中国城市湖泊治理的典范”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文旅基因激活
东钱湖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一变化唤醒了该地区沉睡已久的文旅潜力。该地曾是越窑青瓷的关键制造基地之一,目前当地已对4处古窑址和22座旧窑房进行了改造,使之转变为展示古代制瓷技术的特色文化旅游景点。此外,通过与南宋石刻公园内的宋风市集、古法香薰等活动相结合,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
旅游产品打造
东钱湖管委会致力于构建“一廊、一景、一园”的宋文化特色区域,构建了包含舟游、骑行、驾车、徒步在内的“四行”旅游产品链。此外,还培育了露营、帆船等新兴旅游项目,推出了“钱湖十二雅境”和“钱湖有渔”等特色文旅体验,促进了环湖周边乡村旅游的全面提升。
发展成果斐然
东钱湖管委会的负责人指出,自20年前起,他们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成功推动了各行业的蓬勃发展。在今年的“五一”期间,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吸引了74.47万名游客,旅游收入达到5.6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了15.89%和16.55%。宁波推出的首个滨湖露营场所,即东钱湖上水帐篷营地,预订情况十分热烈;同时,10家主要酒店举办的“惠民住宿季”活动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东钱湖在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未来有望实现哪些新的进展?欢迎在评论区提出您的见解。同时,也请您为本文点赞并转发,以便让更多的人关注并了解东钱湖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