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全市正式进入汛期阶段。在这一年中,防汛抗旱的形势显得复杂而严峻,对此,各级部门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他们需提前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应对措施,目的是为了有效降低灾害风险和潜在的安全隐患。
全市入汛信息
5月16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对外发布信息,明确指出5月15日全市已正式步入汛期阶段。该信息透露,城市在此期间将遭遇诸多与汛期相伴随的挑战。汛期到来后,降水和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有所上升,这对城市的安全和稳定构成了威胁。因此,各级部门需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
全省汛期形势
2025年,全省汛期气候总体呈现异常。在降水分布上,北方地区降水量偏多,南方地区降水量偏少,呈现了时空分布的不均匀现象。同时,旱涝并存,且旱涝交替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在春末夏初,还可能出现短暂的干旱。全省面临着由复杂气候条件引发的防汛抗旱工作的重大挑战,各区域需依据自身的气候特征,提前规划并执行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全市降水预测
市气象部门预测,2025年汛期我市的降水量预计在400至480毫米之间,这一数值较历年同期平均降水量417.2毫米略高。同时,该季节的平均气温预计将在27.0至28.0摄氏度范围内,较历年同期平均气温27.2摄氏度有所上升。此外,该季节的极端最高气温预计将增至约40.0摄氏度。6月中旬的后期、7月初、7月中旬的后期、7月中旬的后期之后、8月中旬的后期至中后段以及8月中旬的后期,这些时间段内的降雨量普遍偏多。
复杂因素影响
汛期降水受多因素制约,其时空分布不均,易引发旱涝同现现象。若降水集中在某一时段或区域,洪涝灾害风险将显著增加;而降水稀少的区域则可能遭遇干旱困境。鉴于此,有必要全面安排防汛抗旱及高温防范工作,尤其需密切关注旱涝状况的快速转变可能带来的风险。
部门工作要求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强调,我市防汛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各级部门需深刻理解当前形势的严重性。必须将应对洪水、抵御旱情、应对险情和救助灾害作为工作重心,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必须严格遵循“责任在先、工作在先、风险在先”的原则,并严格执行以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度。
值班制度落实
防汛人员需按时就位,确保通讯渠道的顺畅。此外,需对防汛值班体系进行优化,增加值班人员配置,全方位执行防汛值班任务。务必实行全天候值班和领导亲自带班制度,值班人员需坚守岗位,严格禁止出现无人值班或擅自离岗的情况,以保障信息传递与处理的效率。
关于我市本年度在防洪和抗旱方面可能遭遇的挑战,您有何高见?敬请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同时,若您认同本文内容,不妨点赞支持,并考虑将本文推荐给那些对该议题感兴趣的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