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在古蔺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场拍卖活动落下帷幕。太平镇寻龙洞的40年使用权以267.6万元的价格成交。这一交易标志着生态资源向发展动力的转化迈出了新的步伐,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寻龙洞竞拍成交
5月14日,古蔺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人气旺盛。在激烈的竞争中,四川省力酱文旅有限责任公司以267.6万元的价格成功竞得太平镇寻龙洞的40年使用权。这一成交金额超出众多人的预料,反映出市场对这一溶洞资源的极大关注,同时也标志着古蔺县在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竞拍成功后,四川省力酱文旅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张涛显得十分兴奋。他透露,公司对寻龙洞进行了周密的规划。该溶洞环境稳定,温度和湿度始终恒定,是一处珍贵资源。未来,它将不再被视为闲置资产,而是转变为公司发展的强劲动力。
规划项目带动产业
寻龙洞景区拍摄完毕后,后续工作将聚焦于酱酒储藏基地的打造以及酒旅融合体验项目的开发。这两个项目均具有显著的成长潜力;酱酒储藏基地的建立,得益于溶洞的天然条件,将使酒的品质更加浓郁香甜。凭借这一有利条件,酒的品质有望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项目进展中,该举措将有效促进白酒制造及文化旅游等关联产业的联动增长。白酒制造业的兴起有助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而文化旅游业的兴盛则能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消费,进而推动古蔺县第三产业的兴旺发展,为当地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探索有偿使用机制
古蔺县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指出,该交易的前期准备工作历时整整一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他们首先组建了勘探专家团队,对全县范围内超过200个溶洞进行了全面的普查。经过细致的普查工作,他们详细了解了每个溶洞的具体状况,并据此建立了溶洞资源的“数字档案库”,这一举措为后续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国家级、省级和市级自然资源部门的指导下,制定了关于溶洞资源使用权出让的地方规范性文件,并构建了市场化的交易机制。此外,还引入了第三方机构,开发了“溶洞资源价值评估模型”,以实现溶洞价值的科学定价。这些举措标志着溶洞资源的有偿使用在规范化、体系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明确利用与保护原则
古蔺县确立了“保护为重、合理开发”的两大原则。在拍卖活动开展之前,寻龙洞必须完成地质灾害和社会稳定性的双重评估,以此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及安全性。企业运营期间,必须投入专项资金进行溶洞的安全监测与维护工作,并严格禁止进行任何形式的破坏性开发建设,从而保障溶洞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拍卖并非终点,而是开启保护性利用的关键步骤。古蔺县自然资源部门负责人指出,他们计划对县域内的溶洞资源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将分阶段推出适用于酒旅融合、教育研学等领域的溶洞资源。他们致力于创建每个溶洞都有科学利用策略的示范案例。
实现自然资源价值
泸州市此次成功举行寻龙洞拍卖,标志着该市在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此举对于泸州酱香酒产业而言,不仅拓展了发展领域,而且使得更多高品质溶洞可用于酱酒储存,从而提高了酒的品质与价值。同时,这也为自然资源价值的实现开辟了“政府引导、资源支持、市场运作”的新模式。
吴春岐教授,中国不动产(自然资源)登记协同创新中心的秘书长,对此次试点交易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生动展示了将自然资源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的过程。随着溶洞配备使用说明书和价值评估单,原本的绿水青山得以转变为触手可及、具有变现能力的金山银山,这一模式为泸州其他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值得参考的范例。
展望绿色发展前景
在未来的发展中,泸州将致力于深化和拓展自然资源价值的实现路径。该市将持续探索和开发自然资源的潜力,促使诸如寻龙洞等“休眠资源”得以激活,进而转化为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动力”。此举不仅对地方经济的增长大有裨益,而且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泸州的这一发展模式有望成为其他地区学习的榜样,并在全国范围内激起对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一轮热情。对此,您是否认为泸州的自然资源开发模式在其他地方也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