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公安局的基础管控中心现已正式启用,并进入实体化运作阶段;此举对于基层警务模式的革新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安龙县公安局基层改革增配50%警力!2024年5月启用的中心有多牛?  第1张

四大功能岗位搭建架构

基础管控中心构建了涵盖综合管理、分析研判、任务调度以及要素监督等四大职能的岗位体系,并且该体系已正式投入使用。在4月18日的下午5点钟左右,安龙县公安局洒雨派出所的基础管控岗位工作人员刘贵权,接收了由管控中心分配的待执行任务。这些岗位如同精密运行的机器,各自承担着特定的职责,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梳理工作形成清单

对涉及“人、地、事、物、组织”等治安核心要素的派出所工作进行全面梳理。首先,详细界定各项任务的具体内容、执行流程及责任区域。接着,对工作进行优化与合并,形成工作目录。然后,对任务进行预先筛选与分类,并以“标准任务件”的形式即时公布。派出所完成指定任务后,必须提交反馈表格以供评估。此举增强了社区民警工作的针对性,保证了各项任务的精准落实。

统一归口减轻负担

昔日,派出所需与众多部门和警种对接基础工作,遭遇了众多繁杂的任务和线索。现今,基础管控中心已对相关任务进行集中处理,派出所主要职责是与管控中心进行沟通。安龙县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专职副主任胡劲松强调,“一个窗口”负责全局基础工作的多个环节事务,有效破解了“千头万绪、一线牵”的困境。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共发布了56项工作指导性文件,这些文件对于巩固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赋能实战加强培训

为增强实战技能,安龙公安基础管控中心举办了一系列培训,旨在让每位民警和辅警全面领会文件及机制的核心内容,同时精通相关平台和系统的操作方法。同时,中心实施了工作人员与派出所之间的“一对一”支援制度,确保业务指导的即时性。同时,该中心与情报指挥中心及其他相关部门已设立协同运作机制,每日实施信息交流及对分析成果的共享,合力打造了协作顺畅、效率高的工作体系。

内部统筹外部联动

内部,基础管控中心承担着统筹规划和推进治安防控体系构建的重任,并负责基础工作的集中管理。外部,则与综治中心、司法局等相关部门展开协作,共同实施治理和创新措施。借助“提示函”和“建议书”的引入,强化了部门间的联动,共同对潜在隐患进行整治,并加强风险预防。去年11月,中心对全县181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了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随后通过分发“公安提示函”促使教育部门着手整改,并且对整改的进展进行了持续的监督和记录。

推动问题整改防范风险

在处理工作中所遇难题时,基础管控中心积极介入协调。比如,针对某些棘手的纠纷案件,中心会采用发送“公安建议书”的手段,将问题转交给相关机构。具体操作中,会将涉及人员经济纠纷的资料传递给县综治中心,并联络行业部门携手解决。通过这些积极的应对策略,中心有效促进了问题的解决,同时成功避免了潜在风险的滋生。

您是否认同,安龙县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的运营模式是否适宜在其它地区进行模仿与普及?恳请您点赞、分享此篇文章,并分享您宝贵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