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起,持续的干旱给小麦的生长带来了空前的挑战,然而,渭南市临渭区官道镇的农民们并未气馁,他们以饱满的斗志积极应对干旱,于7.7万亩麦田中构筑起了粮食保护的防线,他们的辛勤付出正在无声中转变着小麦的命运。

干旱挑战严重

持续干旱下小麦遇挑战?渭南市种粮人如何构筑抗旱保粮屏障  第1张

今年,连绵不绝的旱情如同无形的巨网,覆盖了小麦的生长。位于渭南市临渭区的官道镇,有7.7万亩小麦同样遭受了严重的影响。旱情不断恶化,导致土壤水分大量蒸发,小麦生长所需的水分供应变得极为困难。农业专家指出,长期的干旱会使小麦生长速度减缓,穗粒数量减少,从而对最终产量造成严重影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种植粮食的农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种粮人勇担当

柳路路,官道镇小什村村民,同时也是临渭区阳光利民小麦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承包了2100亩土地用于粮食种植。在遭遇干旱的挑战时,他并未退缩。他深刻意识到,自己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正值5月,小麦正处于灌浆的关键阶段,他迅速带领合作社成员,不分昼夜地坚守在田间,决心与干旱进行抗争。

持续干旱下小麦遇挑战?渭南市种粮人如何构筑抗旱保粮屏障  第2张

科技抗旱破局

柳路路深刻认识到依赖自然条件是不可持续的,科技创新才是确保粮食安全对抗干旱的核心。他致力于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于5月11日,在农田现场,他一边亲自操作,一边进行讲解:“我们这里的灌溉渠一旦开启,不仅可以灌溉土地,还能进行施肥,真正做到了一水多用。”新研发的水溶性肥料富含氮、磷、钾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将其加入水中,就如同为小麦提供了“营养快线”。随着水流的作用,这些养分得以均匀地输送到麦苗的根部。这一技术让小麦得到了更精准有效的灌溉和养分供应。

调整灌溉策略

旱情持续恶化,柳路路迅速作出决策,对灌溉策略进行优化调整。在延续往年的冬季和春季灌溉措施的同时,他果断启动了第三次灌溉行动。在炎炎烈日之下,他每日亲自巡视,目光锐利,密切关注每一片麦田,对麦苗的任何微小变化都不曾忽略。他对社员们的要求极为严格,明确指出必须在5月12日之前完成2100亩小麦田的第三次抗旱保粮灌溉任务。他以严谨的指挥官姿态,带领大家共同抗击干旱。

成果对比明显

柳路路合作社的2100亩小麦正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麦穗丰盈,麦秆笔直,叶片浓密翠绿,与周边部分遭受严重旱情的麦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一景象生动地反映了他和社员们辛勤付出的成果。其他农户在目睹此景后,纷纷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些茁壮成长的小麦如同希望的灯塔,为人们带来了抗旱保粮的信心。

带动周边农户

柳路路深知自己肩负着保护合作社麦田的重任,同时也要激发周边农户的积极性。他积极邀请邻近农户前来参观学习,在田地里毫无保留地传授抗旱技巧,细致地阐述小麦各生长阶段的养护关键。在他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农户重拾信心,热情地采用科学手段参与抗旱保粮工作。有信心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我们必定能克服干旱,迎来丰硕的收成。

持续干旱下小麦遇挑战?渭南市种粮人如何构筑抗旱保粮屏障  第3张

在当前这一严重的干旱形势下,有哪些措施能够助力农民更有效地应对干旱,确保粮食安全?欢迎在评论区提出您的见解,并请不要忘记为这篇文章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