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者首发式:朱践耳的交响梦,你了解多少?  第1张

10月18日,《追梦者》一书,朱践耳的人生传记,正式与公众见面,此举在音乐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朱践耳,作为新中国第一代杰出作曲家,其交响乐作品是我国交响乐历史的缩影。这本传记无疑具有极高的关注价值。当天,上海交响乐团举办了一场分享会,众多与朱践耳有着深厚渊源的人物纷纷出席。

朱践耳的卓越成就

朱践耳(1922-2017)的创作历程,映射出我国交响乐发展的脉络。他创作了众多作品,成就斐然,被誉为中国交响乐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自早期至晚年,他笔耕不辍,不断探索和挖掘不同音乐风格,创作了大量经典作品,这些作品成为我国音乐的宝贵财富。晚年,他更是连续创作了10部交响曲等,他的一生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始终如一,其作品在各个时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重要价值。

追梦者首发式:朱践耳的交响梦,你了解多少?  第2张

施雪钧的创作感悟

施雪钧的传记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创作过程中,施雪钧深切体会到了朱践耳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他坦陈,起初作为一名传统乐迷,他对朱践耳早期先锋派作品感到难以理解。然而,随着对作品的深入接触,他的理解逐渐加深,对朱践耳的艺术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施雪钧指出,朱践耳的作品虽伴随批评之声,但他始终坚定地走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这彰显了他坚定的信念。

陈燮阳的阅读收获

陈燮阳作为首位阅读此传记的指挥家,在深入研读后,产生了诸多感悟。他提及了朱践耳在文工团自学成才的经历,以及留学期间从零开始,迅速创作出《节日序曲》这一经典作品的情形。朱践耳在60岁之后,创作了十部交响曲,并由陈燮阳指挥进行了首次公开演出。在再次指挥朱践耳的作品时,陈燮阳深刻感受到了其创作思想和技术的卓越,朱践耳在作曲领域的天赋和不懈努力由此可见一斑。

追梦者首发式:朱践耳的交响梦,你了解多少?  第3张

谢亚双子的机缘巧合

谢亚双子与朱践耳的交往源远流长。1980年代,朱践耳赴贵州采风,恰逢谢亚双子的父亲在文工团工作。那时,朱践耳携带着《南国印象》的手稿,与谢亚双子进行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深入指导与交流。在演奏该作品的过程中,谢亚双子深刻感受到了中国音乐与个人情感的紧密相连。朱践耳每次都提供了宝贵的意见,这些意见对谢亚双子产生了长远的启发。此后,谢亚双子在德国成功出版了朱践耳的钢琴作品集。

朱践耳作品的争议性

朱践耳的创作在理念和音乐呈现方面,持续激发着广泛的讨论。他并未得到传统作曲家的认同,也未能吸引到现代作曲技法的爱好者。然而,他勇于在这样的环境中持续探索。他坚守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其作品中所展现的创新思维、音乐风格、想象力等,为中国作曲界带来了丰厚的文化财富。这种精神价值显得尤为珍贵。

作品的跨时代意义

追梦者首发式:朱践耳的交响梦,你了解多少?  第4张

谢亚双子出版社出版的《朱践耳钢琴作品集》囊括了朱践耳从1986年到2023年间的所有创作。该作品集详尽展示了朱践耳在不同创作阶段的理念演变和艺术成长。同时,它也映射出朱践耳音乐探索的多个阶段。朱践耳的作品在各个时代均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随着时间的流逝,见证了其音乐风格的演变与积累。

朱践耳先生的作品所展现的创作理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的创作对当代音乐创作者产生了显著的启发和激励效应。我们诚挚地邀请各位分享个人见解,并对优秀内容给予点赞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