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幼儿出行安全受到广泛关注。4月29日,永宁县团结西路街道永和社区与辖区民警、永宁县第八幼儿园合作,为孩子们举办交通安全第一课。此活动形式新颖,目的是通过趣味教学,提升幼儿安全意识,依靠孩子影响家庭,从而影响整个社区。

活动背景

临近“五一”,出行高峰期马上就要到来,幼儿属于特殊群体,他们的交通安全需要格外予以关注。永宁县团结西路街道永和社区始终将居民安全置于重要地位,特别是孩子们的出行安全。此次该社区联合辖区民警、永宁县第八幼儿园一同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在假期具备更强的交通安全意识。

五一小长假前!孩子们的交通安全第一课讲了啥?  第1张

活动形式与目的

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其中有讲解,有视频,还设置了互动环节。社区期望借助这些形式,使幼儿在趣味十足的氛围里掌握安全出行知识。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安全出行意识,活动针对幼儿开展了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内容涵盖常见交通标识、基本交通规则以及紧急情况处理。

交通标识讲解

在活动现场,社区民警罗虎用色彩鲜明的图片,为幼儿仔细讲解常见交通标识的意义。他指出,红色圆圈内画有自行车和叉叉,意味着禁止非机动车通行。他又指出,黄色三角形标识提示注意行人。孩子们踊跃参与,通过观察图形、抢答问题,迅速掌握了禁止通行、人行横道等标识的辨别方式。

五一小长假前!孩子们的交通安全第一课讲了啥?  第2张

过马路注意事项强调

针对过马路的注意事项,民警借助场景模拟,着重强调了“过马路三要诀”。其一,过马路时要左右观察,确认车辆停稳之后才可以通行。其二,要牵紧成人的手,避免独自乱跑。其三,要遵守信号灯,牢记“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起等一等”的口诀。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幼儿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重要规则。

动画短片教学

活动中播放了交通安全动画短片,短片用卡通角色演示正确过马路流程,视频里呈现了小主人公在斑马线前等待绿灯的场景,呈现了小主人公左右观察车辆的场景,还呈现了小主人公紧牵家长手通过路口的场景,这些场景生动呈现了安全通行规范,短片结束后民警围绕视频内容提问,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幼儿积极思考,进而理解交通安全知识。

活动成果与意义

此次活动把交通规则转化成幼儿容易理解的具象化内容,让幼儿掌握了基础交通知识。该活动不但帮助幼儿牢固树立“知危险、会避险”的安全意识,还借助幼儿影响家庭,将文明安全交通出行理念传播到整个社区,为平安出行奠定了坚实基础。那么,你觉得这类活动有没有必要在更多社区进行推广?

五一小长假前!孩子们的交通安全第一课讲了啥?  第3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