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世界读书日”,合肥地铁与“蜀娃+”志愿者团队合作,在合肥大剧院站举办了“书香滋养童心,阅读伴随成长”的特别活动。该活动以儿童友好的车站为平台,致力于在文化活动中探寻地铁服务与文化利民的新结合方式,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闲置图书循环利用

闲置书籍换蔬菜?合肥这场活动让环保教育生动又有趣  第1张

活动现场设立了“书换蔬菜”的环保交换区域,吸引了众多家庭前来参与。孩子们带来了自己不再阅读的书籍,用以兑换包含新鲜蔬菜的盲盒。这些书籍在整理后,被放置在了车站的“共享图书角”,供市民免费借阅。张女士等市民表示,孩子们通过这种方式清理了书柜,同时获得了当季蔬菜,这种环保教育方式比课堂学习更为生动和实际,有助于将环保观念融入日常生活,增强了市民的环保意识。

儿童友好车站升级

合肥大剧院站系合肥首座儿童友好型示范站点,增设了众多适合儿童的设施。其中,设有适应儿童身高的“一米三闸机通道”,确保了儿童的通行安全;同时,设有童趣主题墙和心愿板,营造了互动体验空间。“童行百宝箱”内配备了应急药品等便民用品。活动现场设有手工书签制作区域以及图书漂流站点等互动环节。轨道工作人员向市民详细讲解了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以此提升了公共服务的城市温馨感。

闲置书籍换蔬菜?合肥这场活动让环保教育生动又有趣  第2张

文化空间创新实践

车站管理者表示,本次行动旨在深化“轨道与社区”合作模式的探索。计划借助“共享图书角”平台,定期开展亲子阅读和儿童站长体验等互动活动,助力地铁站从单一交通节点向多功能文化场所转变。文化专家指出,此举充分利用了日均数万人的客流资源,为城市文化传播搭建了“移动窗口”,有效增强了城市的文化氛围。

活动引发市民关注

活动期间,众多市民踊跃参与互动。孩子们在手工书签制作区展现创意,制作出精致的书签;图书漂流区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各类书籍。部分家长认为,此类活动富有教育意义,既让孩子们享受阅读的乐趣,又提升了他们的环保观念。轨道站点变得热闹非凡,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欢乐氛围,成为市民文化交流的新去处。

未来发展规划明确

闲置书籍换蔬菜?合肥这场活动让环保教育生动又有趣  第3张

合肥轨道计划未来不断推进主题文化车站的建设,并持续优化“15分钟城市阅读圈”的发展。他们计划在各个站点举办更多文化活动,以将书香传播至城市的各个角落。相关负责人透露,他们将进一步研究轨道交通与文化融合的发展路径,旨在为市民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从而提升城市的文化深度和内涵。

文化融合意义深远

本次“书香润童心,阅读伴成长”活动展现了轨道交通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紧密结合。该活动不仅为公众搭建了文化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还丰富了城市文化的传播方式。它将轨道交通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转变为文化传播的新渠道。此类文化举措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对促进城市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您认为此类轨道交通文化活动对城市的进步有何影响?敬请于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同时,别忘了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