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4月23日拂晓,长安区韦曲街道新华街社区举办了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额外的安全防护。这项举措有何独特之处?让我们共同揭晓。
活动开启
4月23日,长安区韦曲街道新华街社区内人声鼎沸。当天,“女童保护”志愿者团队抵达附近幼儿园,一场提升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儿童防性侵公益活动正式启动。志愿者通过提问“这样的身体接触是否合适?”引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迅速吸引了他们的关注,为活动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氛围。
课件教学
活动现场,志愿者讲师手持精心编制的教材登上了讲台。教材内容详尽,图文结合,以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全面阐述了保护个人隐私部位的关键技巧。在讲解自我保护策略及如何辨识和防范性侵行为时,讲师利用图片和简明文字,将原本复杂的理论简化为直观易懂的知识,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既活泼又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
隐私认知
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指导学生识别身体私密区域。学生们积极投入,通过亲自触碰来标记这些区域。这一活动使学生对哪些身体部位需要特别关注有了明确了解,从而有助于他们培养自我保护观念。
互动强化
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学生们在趣味问答中积极拿出手机互动。参与游戏不仅让他们体验到快乐,还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在情景模拟环节,他们仿佛置身其中,学会了如何处理潜在风险。这种互动形式有效提升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并保障了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警示,着重指出在遇到陌生人求助时,应坚决拒绝。
手册发放
活动落幕之后,社区工作者迅速行动,向儿童们派发了预防性侵的宣传资料。他们细致地引导孩子们将资料带回家,并与家长共同阅读。这一举措旨在通过家庭与社区的协作,显著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共同打造一道更为坚固的安全防线。
未来展望
女童保护活动具有重大意义,普及科学知识,传授自我保护技巧,助力孩子们及早树立防范意识。社区管理人员强调,社区将持续发力,聚焦于未成年人的关爱与保护,促进社区、学校及家庭间的互动,力图构建稳固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确保其健康成长。家长朋友们,请问你们觉得有哪些具体措施能够在日常生活里提升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