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零陵区卫生健康局着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此举措旨在应对基层医疗难题,构建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此举可能对民众生活带来影响,因而备受社会关注。

2025年零陵区医疗大升级!32名专家下乡坐诊,村民看病不再难?  第1张

会议部署工作

2025年零陵区医疗大升级!32名专家下乡坐诊,村民看病不再难?  第2张

区卫生健康局近期组织了一次会议,对2025年县域医疗共同体紧密型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会议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以应对基层医疗人才不足和技术能力较弱的现状。此措施将产生长远效应,旨在构建“村级治疗小病、乡镇治疗常见病、区级治疗大病”的医疗服务模式,进而增强民众就医的便捷性。

聚焦关键任务

2025年零陵区医疗大升级!32名专家下乡坐诊,村民看病不再难?  第3张

2025年,零陵区着力推动三项核心任务,包括专家下沉、技术支持与人才培养。这些措施旨在全方位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从而为当地居民提供更优越的医疗照顾,缓解看病难题,并奠定构建紧密型医疗共同体的坚实基础。

2025年零陵区医疗大升级!32名专家下乡坐诊,村民看病不再难?  第4张

实施专家扎根工程

零陵区实施了“专家扎根工程”。继去年派出了业务副院长,今年又组建了一个由32名专家构成的“流动医疗队”。该队伍由副高级别及以上专家领衔,直接深入基层。专家们通过每周定期巡诊、每月定点支援等形式,将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带到了全区16个乡镇卫生院。此举重点加强了薄弱学科建设,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启动云上诊疗平台

实施“云上诊疗”计划是一项重要举措,该计划依托5G技术,实现了区域、乡镇、村级医疗机构的远程巡诊及双向转诊等关键功能。这一措施使得基层群众无需长途跋涉至大型医院,就能在家门口获得区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极大地增强了就医的便利性,同时有效缓解了大型医院的就诊负担。

创新导师培养体系

推行“1+N”导师培养机制,每位派驻的专家与3至5名基层骨干建立互助合作。通过临床教学、病例研讨等方式,增强基层骨干的专业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团队的自我提升能力,逐步形成一支稳定且战斗力高的基层医疗团队。

建设成果初显

医共体紧密型建设已初见成效,基层首诊率较之前增长20%。以邮亭圩镇的李女士为例,她在家附近就能预约专家,其治疗费用每年可节省约三分之二。这一情况充分表明,零陵区医共体的建设确实给民众带来了实际利益,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民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也随之增强。

未来目标明确

截至2025年底,零陵区计划确保乡镇卫生院对90%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种提供有效治疗。这一举措旨在逐步形成“15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目的是减少民众获取医疗服务的时间,增强就医效率,从而缓解看病难的问题,保障民众健康。

持续深化建设

零陵区卫生健康局领导指出,未来将致力于深化医共体建设,确保优质医疗资源得以有效分配、稳固保留并高效运用。这一举措旨在吸引更多优质医疗资源流向基层医疗机构,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普及性和公正性,让民众能在社区轻松享受到高品质的医疗照顾。

零陵区在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上实现了重要突破。大众普遍看好“零陵模式”在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中的示范与引领效应。关于零陵区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措施,您的观点如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若本文对您有所启发,敬请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