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受骗:高额花费求延年
近期,郑州居民孙女士揭露其87岁母亲未经家人同意,花费36800元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母亲是在朋友的推荐下认识了一位名为“张主任”的人,并出于延长寿命的目的接受了治疗。孙女士在查看转账记录时,发现款项是转入“张主任”的个人账户,对此产生了强烈怀疑。转账记录截图显示,“张主任”的真实姓名为张根忠。
孙女士的母亲表示,在郑飞医院的大厅中,有关“血液净化2小时见证奇迹”的广告正循环播放。张主任亲自驾车将她接到医院会议室,并向她详细介绍了血液净化治疗的优势。在张主任的劝说下,老太太决定动用自己大部分的退休积蓄,接受所谓的治疗。
虚假宣传:夸大疗效引关注
河南民生频道《小莉帮忙》节目中指出,张主任在血液净化治疗方面夸大其词。他宣称此疗法能精确去除1180余种毒素,实现血液净化和百病消除,甚至声称能让人寿命延长5至10年。这种声称的显著效果,吸引了众多渴望长寿的老人,包括孙女士的母亲在内的众多老人对此表示关注。
这些宣传手段虽无科学支撑,却诱使老年人产生兴趣,他们追求健康长寿,因而易受误导。同时,此类虚假宣传也引发了对郑飞医院血液净化治疗项目的广泛疑虑。
身份谜团:“主任”到底是谁
事件揭露后,郑飞医院副院长任红兵声明,张根忠并非该院技术人员。张根忠亦坦白,其医院身份虚假,并辩称即便构成欺骗,也是出于善意。然而,此番辩解显得相当可疑。
都市现场记者了解到,医院方面明确指出,并未设立血液透析科室。张根忠以医院名义开展治疗活动,其行为背后是否为个人行为,抑或与医院存在某种秘密联系,这一疑问引发了广泛的猜测。
调查处理:卫生委介入核查
4月10日,郑州市卫生健康部门在收到河南广播电视台有关郑飞医院“血液净化”问题的线索后,立即派遣工作人员展开调查。至4月21日9点13分,该委员会对外发布了相关情况说明。
通报指出,经过审查,郑飞医院具备血液净化技术的操作资格,然而在医疗服务中出现了超出适应症的治疗、未遵循规定进行告知义务、未按规范填写病历等违法行为。这些情况反映出该医院在管理和运营层面存在重大缺陷。
处理决定:严肃惩治违规行为
郑州市卫生健康部门依据核查所得,计划对郑飞医院实施严格处罚。这包括取消血液净化技术的备案资格,以及暂停相关责任人的执业行为。目前,相关处理措施正依照法律程序进行。同时,针对其他相关问题线索,相关部门也在同步进行调查和处理。
有关部门通过这些处理举措,展现了打击医疗乱象的坚定意志,并向其他医疗单位发出了警示。医疗领域需严格遵循法律规范,不得通过虚假广告或违法行为侵害患者权益。
事件反思:如何保障老人权益
该事件揭示了医疗监管及老年人健康知识普及领域的缺陷。针对医疗监管领域,相关部门需增强对医院诊疗活动的监管强度,以防止虚假广告和不规范操作的发生。
老年人群的健康科普工作亟待加强。由于他们更易受虚假信息的误导,社会各界应利用不同途径广泛传播科学健康知识,增强他们的辨识力。在维护老年人医疗权益方面,我们还能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