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西部的荒漠治理项目第二阶段工程受到广泛关注。该项目规模宏大,影响广泛。中铁四局城轨分公司在此积极应对挑战,致力于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项目地位显著
该项目是国家三北工程的核心区域,亦为黄河“几字弯”地区的攻坚项目及河西走廊至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界的防御工程典范。治理区域达23万平方公里,约等于14个北京市的面积,规模巨大。该工程在维护我国北方生态安全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防护角色。
中铁四局担当
中铁四局城轨分公司承担了占地140.364万亩的建设任务。他们坚信“与黄沙竞速、为生态筑防”的理念,在腾格里沙漠深处展现了“中铁蓝”的品牌形象。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他们如同绿色的守护者,坚守在防风固沙的最前沿。
应对施工难题
施工期间,项目部面临了战线拉得过长、物料运输难题以及生态修复周期偏短等挑战。项目部积极应对,多次召开施工协调和技术保障的专题会议,持续优化调整方案。对于40.42万亩的工程固沙治理区域,实施了网格化管理,并实施了“先设沙障、分区域推进、立体式防护”的策略,显著提升了治理成效。
创新治沙模式
鉴于流动沙丘的特点,采用了“机械压实与沙网栅栏融合”的策略。动用了4000余作业人员及800余台机械装备,并配备了多款高科技设备。在草格状区域植入了花棒,形成了“沙漠格子景观”。工程实施完毕后,显著提升了沙丘的稳定性,有效遏制了沙漠的蔓延趋势。
建设成果斐然
项目部目前已完成31.93万亩退化林地的修复工作。在阿拉善左旗,一个覆盖15万亩的修复项目在2024年11月顺利通过了验收。该项目的苗木存活率达到了85%以上,远超设计的70%标准。作为首个通过验收的种植施工区,其表现尤为突出。
保障人员权益
为保障作业人员健康和战斗力,项目部在沙漠腹地搭建了便携式医疗点,并配备了抗沙防护设施,同时定期进行必需品的采购。这一措施旨在确保超过4000名工作人员的饮食和物资充足,以便他们在艰苦环境中持续执行任务。
项目完成后将产生重大影响,关于生态治理成效,您如何看待进一步改进的策略?热切期待您的反馈与意见。此外,欢迎点赞并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