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花粉过敏原
春季时节,大量市民受花粉过敏之苦。此类过敏并非由常见的观赏植物引起,而是由风力传播的植物花粉所致,如树木与野草的花粉。以上海为例,悬铃木(亦称“法国梧桐”)花粉是常见的过敏原,这与城市中广泛种植的梧桐树密切相关。由于梧桐树数量庞大,众多市民吸入其花粉后便出现过敏反应。
梧桐树种植密集区域附近,部分居民在花粉传播期间频繁出现过敏症状。据调查,这些地区春季过敏患者人数明显增多,此现象对市民的健康生活产生了影响。
花粉过敏症状辨别
春季期间,若市民出现眼部瘙痒、鼻塞、连续打喷嚏、流鼻涕或皮肤红斑等症状,这可能是花粉过敏的表现。这些症状通常在接触花粉后迅速出现,并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以一些市民为例,他们在公园游玩后不久,便迅速体验到了这些不适感。
如有花粉过敏的疑虑,应即刻就医进行过敏原检查。目前,医院通常采用皮肤测试和血清中特异性IgE水平检测方法来确认过敏原。这些检测的准确性较高,有助于患者准确了解自己对哪些花粉过敏,进而便于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花粉过敏规避措施
关注花粉浓度预报至关重要,尤其在预报显示浓度偏高时,如遇晴朗、干燥或有风的天气,公众应减少户外活动。气象部门将定期发布花粉浓度预报,市民可从多个渠道获取这些信息。以本周预报为例,周末花粉浓度预计将增加,许多市民据此调整了他们的出行安排。
家中应保持门窗严密关闭,并安装带有花粉过滤功能的空气净化器,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花粉进入室内的机会。根据研究,安装空气净化器后,室内花粉浓度能降至原来的30%至50%。采取这一措施,有助于营造花粉浓度较低的生活空间,从而降低过敏症状发生的风险。
活动后清洁护理
活动结束后,及时更换服装变得极为关键。服装上可能附着大量花粉,及时更换有助于遏制花粉在室内的扩散,减少人体接触的风险。同时,应立即清洗身体,以提升皮肤局部的水分保持能力。比如,选用温和的洗浴产品清洁皮肤,之后涂抹护肤品,这样可以防止皮肤干燥并缓解过敏症状。
鼻腔和眼部的清洁同等重要。这一步骤能有效清除鼻腔和眼表上的花粉等过敏原。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建议每天进行1至2次,以维护鼻腔卫生并减轻过敏引起的不适。
花粉过敏治疗方法
花粉过敏的治疗主要侧重于症状的缓解。比如,使用抗组胺药来减轻鼻痒、喷嚏和流鼻涕等不适;糖皮质激素则用于减轻皮肤炎症和瘙痒。这些治疗方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显著改善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对于花粉过敏症状较为严重的人群,推荐采用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疗法,也就是脱敏疗法。该疗法通常包括通过皮下注射或舌下给药的方式给予过敏原提取物,剂量会逐渐增加,目的是让身体逐渐适应过敏原,从而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这一治疗周期较长,通常需要持续3至5年。尽管如此,治疗后的复发风险相对较低。
日光性皮炎防范
近期,阳光充足,导致日光性皮炎病例上升。春季日照时长增加,紫外线辐射增强,公众户外活动增多。然而,皮肤对紫外线的防御力相对较低。许多人在户外游玩后,面部、颈部、手臂等暴露部位常出现红斑和瘙痒,这是日光性皮炎的典型表现。
某些春菜含有光敏物质,过量摄入后,在阳光下暴露可能诱发光敏性皮炎。另外,长期接触光敏化学品或使用光敏药物的人,在阳光下逗留也可能导致皮疹。比如,有市民在大量食用菠菜后外出,面部便出现了皮疹。
市民需减少户外逗留时间,尤其在紫外线较强的时段(即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应尽量避免外出。进行室外活动时,应优先选择阴凉区域。选用防晒产品时,应挑选具备广谱防护、高防晒指数(例如SPF30+,PA+++)及优良光稳定性的物理防晒剂。在出门前15分钟,应在暴露皮肤上均匀涂抹足量防晒霜。若长时间在户外,则每隔2至3小时需再次涂抹。
春季期间,您是否遇到过过敏问题?处理方式又是怎样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历。同时,不妨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