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全市遭遇极端天气考验。我县迅速作出反应。县长李红民主动推进防范措施,向各相关部门下达了具体指令,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组织视频会
4月12日,李红民县长主持了全市应对极端天气安全防范工作的视频会议。会议中,与会者对当前的极端天气状况及其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深入讨论。此次视频会议构建了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为后续的决策和行动提供了科学支持。我县借此机会,紧密跟随全市的步伐,主动参与到了极端天气的应对工作中。
基层调度检查
会议落幕之后,李红民迅速对各个乡镇(街道)针对极端气候的防范措施执行状况及值班情况进行了远程视频检查。他深入掌握了各乡镇(街道)的准备工作,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迅速给出了建议。此行动确保了基层应对极端气候的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增强了全县的整体防御水平。
提升应急级别
李红民强调,自4月12日9时起,我县将应对大风等重大气象灾害的应急响应级别上调至二级。这一调整是基于对现时天气状况及潜在风险的精确评估。此举意味着全县将动员更多资源与力量,全力应对大风天气,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可能的灾害损失。
加大宣传力度
李红民就此次极端天气情况提出,需增强宣传范围。他提到,应利用公共媒体、短信及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等多元化途径,持续播报天气预报与预警信息。此举确保了民众能够实时掌握天气变化,并提醒他们采取防护措施,减少非必要外出,避免在风险地带逗留,从而有效保障了公众的生命安全。
聚焦重点领域
各单位及部门责任界定清晰,应急、公安、交通等关键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他们依据各自职责,强化协调指挥,对关键区域进行细致排查,以消除潜在风险。比如,住建部门对建筑安全进行严格检查,农业农村部门则指导农民加强农作物保护。这些举措旨在保障关键领域在恶劣天气中稳定运行,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害。
加强值班值守
各乡镇及街道相关部门严格遵守值班制度。通讯联络和信息途径保持无障碍,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上报并处理。此措施提升了全县对极端天气的应对效率和处置能力,有效保障了民众的安全。
李政杰县领导参与了本次会议,共同商讨应对极端天气的策略。面对极端天气,全县团结一心,共同构筑了稳固的安全壁垒。关于此次应对极端天气的措施,你认为有哪些改进空间?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并别忘了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