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公交的昔日辉煌

承载记忆的水巴S05航线停运,街坊们的不舍谁能懂?  第1张

20世纪50年代,广州水上客运业初露锋芒。1952年,该行业开始实施标准化管理。80年代,广州轮渡业务迎来高峰。客流高峰期突破亿人次。当时,水上公交成为众多市民跨越江河、日常通勤、出行的主要交通选择。它们如同城市两岸间的繁忙水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过去,广州水面上经常可见众多水上公交线,市民可以便捷地乘坐水巴,在欣赏两岸风光的同时,享受江面微风,迎接新的一天。这些水巴构成了广州这座水上城市的核心元素,承载着众多人的美好回忆和日常出行需求。

S05航线的停运之痛

承载记忆的水巴S05航线停运,街坊们的不舍谁能懂?  第2张

深井码头至新洲码头的航线,即深井至新洲航线,是长洲岛与海珠区间间唯一的水上公共交通工具。此航线深受市民喜爱,被视为黄昏浪漫航行的象征,并且被誉为“美食航线”。陈女士自幼便乘坐这艘水上巴士前往新洲,面对航线即将停运,她不禁流露出了不舍之情。

张先生对五年前首次乘船抵达新洲码头并游览长洲岛的情景记忆深刻。当时江面波光粼粼,给他留下了鲜明印象。然而,2024年至2025年间,该航线遭遇了停运的困境。2024年,S05航线的平均客流量约为每航次25人,上座率则仅有8%。

市民出行的多样影响

承载记忆的水巴S05航线停运,街坊们的不舍谁能懂?  第3张

部分市民受到了水巴停运的显著影响。小程对骑行充满热情,以往常利用水巴的便利快速横渡江河,但如今这种便利不再。尽管他提到可以改乘地铁,但心中仍有一丝遗憾。此外,居住在海珠区但远离新洲的居民,前往新洲码头的时间与驾车到深井花的时间相差无几。

有市民期望拓展旅游观光线路,以延续观赏日落美景的愉悦体验。随着水巴停运,地铁7号线成为主要的公共交通选择。自4月11日起,广州巴士集团开展了“深井码头至新洲”线路的巴士试运营。同时,430路等公交线路的运行频次也有所提升,旨在优化与地铁站的接驳,降低市民出行困扰。

多条水巴线路的停运潮

2024至2025年间,广州多个区域的水上巴士服务暂停运营。受此影响的航线包括S05、S02(天字至中大)、S07(天字至纺织)、S11(中大至海心沙)、S13(黄沙至南浦)等,以及相关的定期航班。以S07线路为例,该线路周边桥梁众多,地铁站点分布密集。

承载记忆的水巴S05航线停运,街坊们的不舍谁能懂?  第4张

公共交通客运领域内,水上巴士的份额仅占0.2%。广州客轮公司数据显示,客流下滑且收入与成本不匹配现象广泛,众多水巴航线面临困难。这一状况迫使众多水巴线路被迫停运。

通勤属性的逐渐弱化

广州市的城区扩张推动了交通基础设施的持续发展,桥梁数量显著增加,如海珠桥、解放桥、江湾桥等均跨越了珠江的两岸;同时,地铁线路也在持续拓展,1号线、2号线、8号线等已延伸至水巴码头周边。这些变化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丰富、便捷、高效的出行选择。

由于天气状况和运营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水上公交在通勤服务领域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优势。地铁的准时性和驾车过桥的便捷性,都让水巴在通勤效率上显得不尽如人意。因此,水巴在通勤方面的作用正逐渐被其他交通方式所取代。

承载记忆的水巴S05航线停运,街坊们的不舍谁能懂?  第5张

旅游观光属性的崛起

承载记忆的水巴S05航线停运,街坊们的不舍谁能懂?  第6张

近期,珠江游航班服务已转向水上公交领域。客轮公司正致力于探索水岸联动模式。该模式以“一码头一景区”为核心理念,对西堤、中大、鱼珠、海心沙西区、纺织等五座码头进行综合改造。在改造中,加入了文化创意、艺术展览、轻食餐饮和灯光秀等多重元素。这一举措旨在实现沿岸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游船之上,游客可尽览广州璀璨夜景及江面迷人景色。沿线码头举办的文化与商业活动亦十分丰富。此水上交通方式凭借其独特的观赏体验,吸引了众多本地及外地游客,现已成为广州旅游的一大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