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长渴望孩子成才的心理作用下,他们可能面临各类诈骗风险。最近,潍坊市临朐县出现了一宗以假冒儿子身份索要培训费用的诈骗事件。所幸,警方迅速作出反应,及时介入调查,最终协助家长成功追回了经济损失。
骗局开端
近日,潍坊市临朐的刘女士收到了儿子通过微信传来的语音消息。儿子在信息中表示打算报考专升本,并紧急要求母亲支付28600元费用。他解释称,由于手机信号不佳,无法进行语音通话。发信人的微信昵称和头像与儿子平时使用的一致,言语间流露出紧迫感。刘女士对儿子的勤奋感到欣慰,随即通过微信汇款5000元。同时,她打算在当天下午通过银行完成剩余金额的转账。
真相暴露
刘女士在午餐后向儿子透露了关于一笔5000元微信转账的信息。儿子对此一无所知,显得非常迷茫。刘女士立刻察觉自己可能遭遇了诈骗,焦虑不安,随即报警寻求支援。临朐县公安局东城派出所接警后,迅速意识到事件的紧急性,并迅速展开行动。
警方行动
东城派出所迅速启动了警务协同机制,立刻与刑警大队反诈中心进行了沟通。这两个部门配合默契,迅速与银行建立联系,对涉案嫌疑人银行卡进行了紧急冻结。操作流程紧凑高效,每个步骤都极为关键。警方明白,每一笔被骗走的资金都代表着民众的辛勤劳动成果,故而必须竭尽全力,力求最大程度地挽回损失。
追款成功
警方经过连续两日的努力,成功追回了涉案冻结资金5000元。在这期间,民警们加班加点,细致入微地排查线索,确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刘女士被骗的款项最终被找回,她的心理负担得以减轻。4月2日,刘女士带着一面锦旗来到东城派出所,对民警和辅警迅速挽回损失的行为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诈骗手段剖析
目前培训班数量庞大,不法分子便趁机利用家长对孩子成功的渴望进行欺诈。他们盗用他人微信,假扮亲友身份索要财物。以近期发生的“假儿子”诈骗培训费事件为例,该事件正是利用家长对孩子学业的高度关注,使家长放松警惕,轻易上当。此类诈骗在网络上广泛存在,家长往往难以迅速识别其真伪。
警方提醒
潍坊警方提醒家长,面对众多培训班,需仔细甄别。对网络上的子女转账请求,以及身份不明的培训机构,要保持警惕。在金钱往来中,需提高警觉,并与孩子或教师核实信息。一旦受骗,应妥善保管转账和对话记录等证据,并迅速报警求助。
家长们在关注孩子学业进步的同时,是否对这类欺诈手段有所警觉?请点赞并分享本文,同时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