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150米高的‘金芦苇’仅16根柱支撑?  第1张

“金芦苇”傲然挺立

3月20日,记者在雄安新区启动区进行考察。期间,他们发现了一座宛如“金芦苇”的建筑物,这就是中国中化大厦。自3月15日起,该大厦在建设现场逐渐显露其独特魅力。大厦坐落于核心地带,采用16根定制的混凝土柱作为支撑,整体高度达到150米。从底部仰望,其气势磅礴,引人注目。王志,作为我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的项目主管,身临大楼前方,其话语间流露出浓厚的自豪情绪。

独特造型显真容

午后阳光照耀下,大厦外立面映照出璀璨的金色光辉。主楼周围被16根八边形混凝土柱子所环绕,这些柱子巧妙地勾勒出“金芦苇”的形象。每根柱子均经过精心规划,承担着支撑大楼的关键职责,既赋予了建筑独特的外观,又保障了其结构的牢固与安全性。此设计已成为雄安新区启动区的一道亮丽风景。

支撑奥秘在材料

为确保150米高楼16根支柱的稳定性,关键在于选用的建筑材料。该建筑选用了C60自密实混凝土,该材料特别适合用于超高层建筑,具备高强度和良好的流动性。它不仅能满足复杂结构和抗震要求,还能有效应对工期紧张和冬季施工等难题。

新区首创显成效

C60自密实混凝土表现出色,实现了技术上的创新。这种材料在短短67小时内便完成了1.5万立方米大体积筏板混凝土的浇筑,这在新区高强度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中尚属先例。这一成就体现了雄安建设领域对探索和创新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建设者的智慧和勇气。

“雄安造”的诞生地

该混凝土品质优异,由雄安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及河北雄安容西混凝土有限公司联合生产,享有“雄安制造”的纯正美誉。两家公司致力于高品质混凝土的研发,自原材料进厂伊始,便严格把控质量关。他们运用先进检测手段,对砂石骨料进行细致的指标检测,确保混凝土质量自始至终得到充分保障。

源头管控保质量

褚雅楠总工程师指出,混凝土质量保障的首要任务是执行严格的管理措施。一旦车辆进入厂区,骨料自动取样检测系统便会对每批原料进行细致的检测,这一举措旨在降低人为误差,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公司已全面推行智能化生产流程,从原料入场到成品出厂,每一步都受到智能监管平台的严密监控。所有试验、检测及生产数据均被精确记录并纳入生产管理系统。

档案记录全历程

自2020年以来,公司档案室内的文件已按类别整齐排列。原材料检测及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每月进行整理,并于年底归档。每份档案详细记录了搅拌站中每一粒沙石和每一方水泥的精确数据,这些数据如同混凝土的“成长轨迹”,为生产作业和质量监管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

优质成果展现在道路

褚雅楠指出,施工期间应严格控制水泥使用量及砂石骨料的含水量。这一措施确保了路面铺设无裂缝,并提升了路面色泽。该做法不仅改善了道路外观,增强了质感,还增强了道路的耐用性。在雄安地区,这种高品质混凝土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道路的稳固性和耐用度。

绿色建材筑未来

唐强,担任雄安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产业经营部部长,他着重指出绿色是雄安发展的核心要素。该公司的混凝土产品,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低碳环保的特点,为城市建筑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成为“雄安质量”的基石。这一举措不仅凸显了建材的高品质,同时也展现了雄安对打造绿色智慧城市的坚定承诺。

“金芦苇”项目、中国中化大厦以及“雄安造”混凝土等创新行动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这些创新成果可能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产生何种影响,引发了深入的思考。我们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同时,期待您的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