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道213线雁门段公路路产路权遭遇侵占,此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此,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与汶川公路管理分局及威州镇人民政府于3月27日联合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此次行动着重解决春耕期间公路非法占用所引发的混乱,力求进行有效整治。
专项检查启动
3月27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汶川公路管理分局及威州镇政府共同组建的检查队伍抵达了国道213线的雁门路段。正值春季农耕繁忙之际,该路段周边出现了非法占地现象。检查队伍随即对国道沿线进行了全面检查与整治行动。
占用乱象危害
随着春季气温的上升,公路用地上的非法种植现象有所增加,同时排水沟渠也被非法占用。此类行为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不仅可能导致公路边坡水土流失和坍塌,而且会对路面造成损害,进而缩短公路的使用寿命。此外,非法种植活动还可能干扰驾驶者对路况的判断,增加安全隐患。
现场实地查看
整治小组到达现场,对公路非法占用状况进行了现场勘查。他们逐一细致地查看了被占用的公路用地及排水设施,确定了占用范围及程度。期间,团队与占用者进行了交流,传达了相关法律法规,让当事人认识到其行为的违法性及不良后果。
协商整改方案
威州镇在协商后决定,需向雁门村发布通知。通知内容要求雁门村在限定时间内对占用国道公路排水沟的区域进行整改。整改需遵循“发现一处,立即整改一处”的原则。此原则旨在保障道路资产、使用权和通行安全。检查人员强调,公路的资产和使用权不仅影响日常使用,更是确保通行安全的关键。
属地积极响应
雁门村的两委得知相关信息后迅速做出反应,承诺将迅速行动解决这些问题。他们计划加强村民教育,提高村民对道路保护的认识,从根本上杜绝公路被非法占用现象。同时,村两委还将主动与执法部门协作,确保公路得到有效保护。
呼吁全民护路
执法检查组指出,我国公路依法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对其进行破坏或非法占用。占用公路排水沟、种植作物等行为不仅损害了公路周边环境,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为此,检查组敦促公众增强护路意识,携手确保交通环境的良好状况。
在强化公路保护领域,除执行法律监管及普及教育外,还有哪些可行策略可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