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生态环境局近期举办了排污许可证填报和质量提升的培训班,旨在深入执行《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并加强许可证后续管理。此次培训具有深远意义,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培训基本情况

2025年3月25日,厦门市同安生态环境局举办了此次培训班。活动参与者包括该局的高级管理人员、排污许可审批部门的员工,以及来自企业的环保负责人和技术服务机构的代表,总人数超过30名。会议经过周密策划,目的是通过专题培训,帮助与会者深入理解排污许可证的相关内容。

填报及审核要点培训

会议重点对排污许可证的填写与审查关键点进行了详细培训。培训讲师从法律规范的角度出发,详细说明了企业在排污许可证相关事务中的法律责任;同时,从管理规范的角度出发,指导参会者如何合规进行工作。此外,讲师还通过多个典型案例,具体展示了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使参会者对相关内容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排污许可证:企业的‘身份证’如何确保环保责任落实到位?  第1张

排污许可与环评区别强调

会议结束后,相关负责人特别指出,排污许可证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存在显著区别。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相当于企业项目启动前的批准书,对项目筹备阶段起到至关重要的许可作用;相对地,排污许可证则充当企业日常运营的证明文件,详细记录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并对企业的排污行为进行规范。

排污许可证:企业的‘身份证’如何确保环保责任落实到位?  第2张

企业主体责任强调

企业需主动承担起主体责任。在日常工作中,应着重关注“排污许可证”、“自行监测方案”、“环境管理台账”和“年度执行报告”等关键环节。企业需优化整体工作流程,实现污染治理与生产运行的深度融合,并在各个环节落实责任。同时,确保生产活动满足排污标准,同步加强管理,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情况变更手续提醒

负责人强调,企业需注意,若生产实际状况出现调整,比如启动新项目、更改经营地点、调整污染物排放点或排放方式、排放去向等,务必及时处理相关手续。拖延处理可能使企业遭受法律风险,干扰其正常运营。

第三方服务单位要求

本次会议对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机构需持续提高自身业务和服务质量,根据企业现场的具体情况,提供精确的指导。同时,协助企业顺利完成排污许可证的申报与管理工作。目的是确保服务企业能够切实执行排污许可制度,这一关键的环境保护措施,共同为环境保护事业作出努力。

企业在执行排污许可制度时,面临的主要难题可能是什么?期待大家踊跃发表意见,同时,本文亦欢迎点赞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