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近期,湘潭市河长制宣讲团针对生态文明观念的深化及河长制在年轻群体中的推广,抵达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河长制进校园”的专题宣讲。该活动承载着重要使命,目的是提升师生对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携手维护碧水青山的环境。
参与规模
该校举办了此次宣讲会,吸引了200多位师生参加。师生们聚集一堂,共同学习河长制相关内容,期望通过此次活动唤起青年对水生态保护的使命感。众多青年脸上洋溢着期待,显现出对水生态保护知识的渴求及投身社会服务的热忱。
宣讲内容
宣讲会上,讲师以“河长制实践,共筑母亲河守护”为题进行演讲。通过图表展示、案例分析及互动提问等方式,深入阐述了湘潭市全面实施河长制的进程及其显著成果。从构建组织架构到部门间的协作,从实施“一河一策”的精确管理到智慧监测系统的运用,湘潭在水资源治理领域的成就逐一展现在师生面前。
重点流域
湘江湘潭段及涟水河等关键流域的生态修复项目,成为湘潭市治水工作的显著成就。经过长期实施的一系列治理行动,这些流域的水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周边生态环境亦逐步恢复,为湘潭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增添了光彩。目前,该地区水体清澈,景色宜人,充分展现了优美的生态景观。
民间力量
在宣讲活动中,师生们对“民间河长”的社会参与模式表现出浓厚兴趣。宣讲团分享了“民间河长”和“河小青”等志愿者的生动事迹,揭示了他们在巡河护河、监督治理污染方面的积极行动。截至目前,湘潭已登记的民间河长超过2000人,今年至今已处理河道问题超过100件,他们构成了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关键力量。
互动交流
在互动环节,学生们积极发问。他们询问:“若遇到有人向河道丢弃垃圾,我们应如何进行有效举报?”“大学生有哪些途径可以参与到河湖保护工作中?”这些问题显示出他们对水生态保护的深度关注。讲师们逐一进行了详细解答,并鼓励青年学生从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环保宣传等日常小事做起,成为生态文明的积极实践者。
学生感悟
王同学是大一学生,他通过宣讲活动深刻感受到了河湖治理中的科技深度和人文关怀。“此前不知每条河流都存有详尽的‘健康记录’,治水工程背后是众多人的辛勤努力。”他表示,未来将投身环保社团,致力于保护一江清水。众多学生与王同学有同感,均深受触动。
校地合作
本次宣讲活动标志着学校与地方合作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尝试。校方教师期望学院与湘潭市民间河长办公室携手创建实践教育平台,推动学生参与河流湖泊的调研等实践性活动,以促进河长制从制度层面向文化层面的深入转变。此举有望开启学校与地方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合作的新纪元。
未来展望
湘潭民间河长办领导指出,将河长制引入校园对于形成全民参与治水的新格局至关重要。未来,他们计划不断丰富宣传手段,采用“学生影响家庭,学校影响社会”的策略,以期在全社会普及爱水护河的理念。公众普遍期待湘潭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够取得新的进展。
活动成效
本次宣讲会在热烈氛围中顺利落幕,参与者们均表示将主动投身于河长制的推广、监督与维护工作,齐心协力打造“河道畅通、水质清澈、河岸翠绿、风景优美”的生态环境。活动成功点燃了师生们的护水激情,然而,实际措施的实施仍需加强。请问,在日常生活里,您认为有哪些具体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河长制的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