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只需拍照上传,48小时内烟草局必回应  第1张

举报小程序推广

近期,莱州市检察院检察官孙艳玲向媒体透露,国家烟草专卖局已推出“网络售烟违法举报”应用。此应用允许民众通过拍照上传涉嫌违法的烟草产品。系统将运用AI技术自动识别烟丝特征,并在48小时内给出回应。目前,这一工具正逐渐被更多民众熟知并应用,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莱州市检察院在处理一宗非法经营案件过程中,提出了检察建议。该建议的实施,推动了积极效应的产生。自此,公众参与度大幅提升,为打击网络烟草非法销售提供了有力的民间助力。

非法经营案详情

警方调查初步表明,仲某等人将烟草碎屑与果汁及中药发酵产物混合,以“药食同源”概念为幌子,将其产品伪装成保健食品进行市场销售。同时,他们利用网络平台发布了误导性广告,声称产品具备治疗效果,诱使众多中老年消费者购买了这些产品。

隋某等人虽明确知道该商品属于烟草专卖范畴,但并未取得合法零售资格,依旧擅自对外进行销售。执法部门在接到相关举报后,迅速采取行动,在厂房内查获了大量的烟草制品。这些制品包括烟丝6582公斤、半成品烟丝318公斤,以及用果汁和中草药浸泡的烟丝5640公斤。

检察官取证建议

针对案件审查的细节,该检察官提出了三项取证建议。首先,他建议对涉案产品的烟丝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其次,需评估涉案产品的生产流程、原料组成,并参照烟草专卖法的相关条款。最后,需确认由烟丝与中药、果汁等混合而成的涉案产品是否被法律界定为烟草专卖品。

公安机关需采集涉案原料样本,对之进行细致的鉴定与分析,以查明是否存在杂质、假冒伪劣情况,或是低质产品冒充优质产品。这两项措施对于有效打击此类违法行为至关重要,提供了关键的证据支持。

检察建议促行动

2024年3月,莱州市检察院对新型涉烟产品属性模糊、监管依据不足等问题展开了详尽调查。调查后,该院向莱州市烟草专卖局提交了检察建议。建议内容指出,需加强网络烟草及类似产品销售行为的打击,同时,应进一步明确含有中药成分或形态改变的类似烟草制品的定性。

莱州市烟草专卖局迅速作出反应,制定了类似烟草制品的鉴定标准。与公安部门携手合作,他们共同进行了执法行动。他们深入调查了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零售商,成功捣毁了7个涉及购买、加工、储存及销售的非法场所。共计查获超过2万公斤的烟叶、烟丝、薄片等类似烟草制品,涉案金额达到1.2亿元,并将2起案件中的6名嫌疑人移交给司法机关进行审查和起诉。

联合制定实施意见

2024年4月,莱州市检察院携手市公安局、烟草专卖局以及莱州市委网信办,共同发布了《强化新型涉烟违法行为治理的实施意见》。该文件重点强化了对互联网虚假宣传的监管及处理措施。通过多部门协同合作,网络销售烟草和虚假宣传行为难以规避监管的视线。

推行该政策后,各机构间的协作水平大幅提升,成功建立了针对新型烟草违法行为的持续打击机制。这一措施对试图通过网络非法销售烟草的行为形成了有效震慑。

加强部门协作交流

2月25日,莱州市检察院联合当地烟草专卖局举办座谈会。会议中,双方就提高部门协作效能及构建联合执法与司法协作机制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本次会议为今后高效应对烟草案件提供了稳固的基础。各部门间的信息流通更加顺畅,案件处理的效率和精确度均有提高。面向未来,持续的协作有望显著增强打击烟草违法犯罪的力度。

在严格的监管和打击下,网络销售烟草等非法行为能否得到彻底遏制?欢迎读者在评论区分享看法。此外,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