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在甘肃省文县碧口镇,一场针对川陕甘三省接壤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关键会议举行。该会议将如何影响这些地区的未成年人成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会议顺利召开
当天,青川县民政局主导的川陕甘邻近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协作联盟第二届联席会议在甘肃省文县碧口镇政府会议室召开。来自四川青川县姚渡镇、陕西宁强县青木川镇、甘肃文县碧口镇、中庙镇以及陇南市武都区枫相乡的相关领导聚集一堂,共同商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策略。
该跨省会议的举办,彰显了各地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高度关注,并为三省五地在相关领域的深入合作搭建了沟通桥梁。与会人员对过去一年工作成果的评价以及新一年的工作计划均表现出浓厚兴趣。
成效回顾总结
会议对2024年以来邻近乡镇联盟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回顾。自2024年6月首次联合会议签订《川陕甘邻近乡镇联盟保护未成年人框架协议》以来,三省五地成功构建了跨省的联防、联管、联护体系。借助微信工作群,实现了信息的有效交流和资源的共享。
详细分析,已举办3次联合法治宣传活动,影响学生超过500人次;实施1次联合执法,有效震慑了违法行为;构建了跨区域困境和流动儿童信息数据库,实现了56名儿童信息互通;创新实施了“2+2”服务模式,周末举办了8场素质拓展活动,有效缓解了节假日监护空白。
议题深入探讨
本次会议重点围绕建立联合关爱基金、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开展家庭教育辅导等关键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建立关爱基金旨在为青少年提供更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援助,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有助于应对他们可能遇到的心理困扰,家庭教育辅导则有助于提高监护人的教育水平,进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优的家庭氛围。
探讨集中在未成年人的具体需求上,展现了联盟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精确努力。经过细致的交流,与会者就多个议题达成了共识。
决议达成共识
会议最终形成共识,首先,构建省际心理咨询专家资源库,并定期进行网络团体辅导,确保三省五地的青少年能够享受到专业的心理援助。其次,实施《家庭教育促进法》联合监管机制,增强监护人的监护水平,确保他们能更有效地承担监护职责。最后,对“护未”信息平台进行技术升级,实现救助申请和线索转交等业务的省际协作,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品质。
这些决议具备显著的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有助于对川陕甘接壤地区乡镇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进行进一步优化。
未来规划展望
青川县民政局相关领导在会议中指出,需继续消除行政区域间的障碍,扩大联盟模式至更多邻近乡镇,构建具有示范作用的省际未成年人保护典范。至2025年,计划在姚渡镇设立首个流动儿童服务站点,并成立涵盖法律、心理、教育等领域的专业志愿者队伍,确保未成年人能够健康成长。
该规划凸显了联盟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前瞻性视角,同时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值得参考的范例。
持续推进护航
未来阶段,川陕甘接壤乡镇联合体将不断优化“每月一主题”的工作模式,着重在法治教育、校园暴力防范、增强监护能力等方面实施协作行动。通过不懈努力推进工作,为川陕甘边界地区的未成年人营造全面的安全成长环境。
未成年人将在成长阶段获得更为周全和迅速的庇护。关于跨省协作保护未成年人的做法,读者们有何见解?敬请发表评论,并期待您的点赞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