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初启
近期,临安区众多茶园弥漫着诱人的芳香,春茶的采摘季节已正式开始。在板桥镇上田村的独龙坞茶园,茶树生机勃勃,嫩绿的新芽点缀其上,备受瞩目的春茶“头采”即将送达消费者。当地茶农正辛勤地在茶园中劳作,整个场景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茶农采摘
茶农们身负竹篓,在茶园劳作,精心筛选着鲜嫩的茶叶。黄正亮,一位拥有二十多年种茶经验的茶园管理者,负责的茶园面积超过三十亩。今年1月13日,乌牛早茶的采摘工作就已启动。尽管近期有降雨,但采摘工作并未受阻。每天,大约4至5名工人能够收获超过40公斤的新鲜茶叶。
品种情况
目前种植的乌牛早品种属于极早熟类型。黄正亮指出,低温条件下,部分芽头表层出现了冻伤现象,然而底层新叶的生长状况尚可保持。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乌牛早采摘时间基本一致。然而,由于早晚温差较大以及霜冻的影响,部分茶芽遭受了损害。因此,黄正亮计划进行第二次采摘。
后续计划
低海拔茶园虽曾受到一定负面影响,但近期天气状况已明显好转。阳光日益充足,气温亦持续攀升。在此有利环境中,黄正亮所拥有的超过20亩的龙井43茶园即将迎来采摘季。龙井43作为春季茶叶采摘的关键品种,备受消费者的高度期待。
茶厂忙碌
巴立新茶厂四周,茶香四溢,炒茶设备持续运作。厂主巴立新正细致调整杀青温度。新制的龙井茶形态优美,宛如兰花般柔美。近期,他们在鲜叶市场精心挑选了上等茶叶。自12号开始,每日从村里采摘,产量稳定在100斤以上。
炒制工序
清晨,茶农开始采摘茶叶。采摘后,新鲜茶叶须在12小时内经过多道工序加工。由于天气适宜,乌牛早芽长度增至2厘米。每4.5斤鲜叶可制成1斤干茶,品质上乘,颇受茶客青睐,对其“香气浓郁”的评价很高。据巴立新预测,从25号起,当地的新茶将迎来大规模上市。
全区格局
临安全区生态茶园占地约6.5万亩,采摘区面积达5.1万亩。采摘区结构丰富,以乌牛早和平阳特早为引领,龙井43为核心,群体种作补充,同时包括黄金芽、白叶一号等特色品种。上田村嘉茗一号(乌牛早)品种已进入采摘阶段,得益于气温稳定,采摘时间比预期提前了数天。
受冻影响
17日至20日,夜间气温降至零度附近,导致部分早熟作物遭受霜冻损害。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经济作物站站长程挚指出,冷空气在局部地区尤为明显。尽管如此,对于即将上市的龙井43品种,其产量受影响不大。
应对建议
程挚建议茶农留意天气变化,并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尽管部分茶叶受损,但综合分析表明,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春茶的产量与品质有望维持。茶农需精心管理,以保证春茶的风味不受影响。
市场期待
茶叶新季的采摘作业吸引了茶商与公众的极大关注。茶商们正密切关注茶叶的品质与产量,希望能在市场上有所突出。与此同时,公众翘首以盼,渴望尽快品尝到树上最新采摘的“头采茶”,体验春天的独特风味。
行业前景
临安茶叶产业对春季采摘极为重视。这一策略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同时显著提高了临安茶叶的知名度。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合理的采摘安排预示着今年茶叶产量有望大增,为茶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