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区域间协同治理的需求日益凸显。来凤县联合龙山、酉阳两县,启动了具有开创性的跨区域合作项目,该行动受到了广泛关注。在“鄂湘渝”边界,调解室的建立为解决跨省的矛盾纠纷开辟了新的有效渠道。
调解室应运而生
2024年9月,来凤县司法局与百福司镇镇政府携手,依托三县跨省矛盾纠纷联防联调联治机制,在百福司镇河东村,设立了三省交界处的首个“鄂湘渝”边界调解点。这一举措在机构、机制和阵地建设方面,填补了跨省联防联调联治体系的空白,有力推动了三县在解决跨界矛盾问题上的进步。
创新工作法受表彰
2023年11月30日,来凤县百福司镇在跨省矛盾纠纷联防联调机制中,推出了“接边镇村手牵手”模式,以预防及解决跨省矛盾。该模式在同一年荣获省委政法委颁发的全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先进荣誉。这一创新措施为调解室的高效运行提供了稳固的机制保障。
调解室功能定位
位于鄂湘渝三省交汇处的百福司镇河东村,“鄂湘渝”边界调解室的战略价值显著。该调解室不仅是处理跨省纠纷的专业平台,也是三县四镇协作交流、共同研究的核心区域。此外,它还扮演着整合三县调解资源、构建和谐边区的关键角色,对三省资源共享的联动作用尤为突出。
具体调解原则
处理跨省矛盾和纠纷时,位于鄂湘渝接壤地带的调解中心坚持“固定地点、按案选人”的原则。调解人员由双方村庄的基层调解委员会指定,他们对相关情况有着深入的了解。这些调解员联合起来,形成村级调解团队,从而确保调解工作既高效又具有针对性。
司法协作新拓展
从2024年开始,百福司司法所携手周边司法机构,依托省际纠纷预防和调解机制,将协作范围从争议处理拓展至法律教育和执法实施。借助乡镇“赶场日”的便利,四家司法所采取“轮转场地”与“一主三辅”的协作模式,在四个乡镇连续开展普法活动,显著增强了民众的法治意识。
联合执法显成效
来凤县与龙山、酉阳两县已协作解决了执法区域存在的空白。在交通、食品、流域保护及自然资源等多个执法领域,三县实现了深入合作,并显现出“团结协作胜过单打独斗”的成效。在此形势下,三县正致力于推进跨区域协作立法工作,旨在保护酉水河。他们就上下游及左右岸的保护达成了共识,携手共同守护这条至关重要的“母亲河”。
鄂湘渝边界调解室的建立意义重大,彰显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边界地区的具体实践。这一跨区域调解模式能否在其他地区得到复制和推广,成为热议话题。我们诚挚邀请您留下您的观点,并对本文给予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