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洛江区的一市级在建重点项目——阳江水质净化中心及其相关配套管网工程,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项目规模庞大,功能多样。目前,工程的具体进展状况如何?其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这些问题将成为我们深入研究的内容。

项目概况

总投资26.86亿!洛江区阳江水质净化中心2025年建成,你期待吗?  第1张

洛江区阳江水质净化中心及其配套设施建设规模庞大,预计总投资约为26.86亿元,其中首期投资为7.46亿元。该净化中心占地面积达138亩,具备每日处理15万吨污水的处理能力。项目采用了一种创新的“半地下式污水处理与上部休闲公园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并正分阶段有序推进建设。初期建设规模已实现每日处理五万吨污水的能力,并具备污水收集、中水回收及再利用、防洪排涝以及智慧水务等综合功能。

施工现场

3月18日,记者实地考察了施工区域。现场一片繁忙,施工人员正熟练地操作挖掘机和自卸车等重型机械,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工程车辆穿梭不息,噪音连绵,营造出浓厚的施工氛围。根据相关报告,项目施工进度已达到约32%。工人们正全力投入,加班加点,依照既定计划,工程预计将在2025年12月底前完工。

建设推进

自项目启动至今,参与各方均展现出强烈的工作热情。他们紧密协作,精心制定计划。面对工期紧迫和任务艰巨,他们依然坚持高标准的质量和进度要求。分区域施工确保各部分同步进行,交叉作业提升了整体执行速度,技术指导确保施工流程准确无误。采取这些措施后,工程进度得以迅速推进。

智慧水务

该项目的“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广受瞩目,集成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项前沿技术。项目负责人吴少平指出,该平台实现了水务管理流程的智能化升级,具备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的功能。例如,该平台可实时收集设备运行状态及水质等数据,对设备故障发出预警,从而减轻人工巡检负担,并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再生水利用

项目规划中,DN1400再生水排放管道将被铺设,该管道沿滨江路和阳江路伸展,最终到达塘西渠。排放的再生水将用于内沟河的生态补给,其水质符合地表水IV类排放标准。合理利用再生水不仅能够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而且能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为城市生态系统注入新的生机。

项目意义

洛江项目竣工后,将启动该区域首个水质净化系统。该系统服务范围达到40.3平方公里,预计将惠及约33万居民。系统将高效地收集与处理污水,大幅改善城市水质。此外,该项目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上实现了均衡发展,显著增强了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为洛江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您对洛江区生态环境可能受到的水质净化工程具体影响有何看法?若本文信息对您有所启发,请点赞并转发,同时我们也乐于听到您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