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水河旧桥成危桥
2024年7月,湟源县日月藏族乡本炕村的药水河石桥,受汛期影响,已被判定为危险桥梁。该桥始建于2007年,曾是连接两个村庄的重要通道,为当地居民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桥梁的使用年限过长,导致桥墩基础外露、梁板出现裂缝等问题逐渐显现。在汛期,这些问题使得桥梁成为沿线居民安全出行的潜在威胁。
新桥建设显紧迫
汛期暴露了石桥的安全隐患,同时对新桥的建设构成了重大难题。湟源县交通运输局实地调查发现,冬季桥下淤积的冰块和夏季洪水泛滥至桥头引道,导致交通中断。当前正值汛期,围堰施工需紧急缩短工期,同时必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水位动态。
多方协作促施工
新桥建设期间,施工方频繁征询村民看法,村里主动解决供水供电等难题。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履行监管职责,严格把控钢筋水泥质量,杜绝施工偷工减料现象。村民与村“两委”均表现出极大热情,合力加速新桥建设进程。
新桥建成特色多
自去年7月动工至10月竣工,仅历时两个半月,旧桥便实现了华丽蜕变。该桥总投资达378万元,采用钢箱梁和U型桥台设计,起点与扎哈公路交汇形成T型交叉,桥面宽度也从原先的4.5米扩展至6.5米,增强了桥梁的稳固性和使用寿命。
便利村民生活
新桥落成后,极大地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条件。村民们反映,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孩子们上学也更加安全。对于养殖户而言,运输饲料等困扰得以解决,对面的养殖合作社进货流程也变得更加顺畅。
交通项目促发展
湟源县在2024年推进了27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总投资达9371.95万元。这些工程以“交通与旅游相结合”的发展策略,塑造了独特的乡村道路景观,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此外,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积极开展了危桥改造工作,2024年成功改造了23座危桥,并启动了5个溜索改桥项目。2025年,计划推进建设500座“家门口的桥梁(涵洞)”,旨在进一步提升民众的出行便利性。
您如何看待该交通工程对农村地区未来发展的潜在效应?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