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渎河滨水步道即将连通古运河清名桥水弄堂,你准备好探索这条独一无二的滨水廊道了吗?  第1张

公园建成开放

新吴区太湖治理及大运河(伯渎河)整治提升的现场推进会上,近日传来了新消息。占地约两万平方米的菱湖大道公园已竣工并对外开放。该公园内拥有多样的景观,绿化覆盖面积达一万三千平方米,包括蓝带扬帆、运河拾遗等特色景观。公园内设有以船帆为设计灵感的“启航之屋”游乐设施,以及布置有互动式运河历史场景的文化长廊,使游客在游玩的同时,能够体验运河文化。

伯渎河工程概况

伯渎河作为我国第一条人工河流,同时构成了新吴区的核心景观轴线。自2019年起,该河段的生态治理项目正式实施,成为新吴区“两河整治提升”计划中的首要工程。工程西起清名桥,东至望虞河,总长度约为24公里,投资总额达到15亿元人民币,并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建设。其中,第二阶段工程于2021年11月启动,占总工程量的85%,目标在于塑造“五卷”景观风格。

工程建设进展

江溪段位于城市热闹的住宅区,其4.2公里的工程已于去年完成。目前,菱湖大道公园也已顺利竣工。今年,伯渎河的招商城段、梅村段、鸿山段的建设也将陆续展开。这些段落的建设各有特色,正按照既定规划稳步进行,使得伯渎河沿岸的景观持续改善。

滨水步道规划

值得关注的是,伯渎河畔的步行道计划在本年度与古运河的清名桥水巷相连。考虑到铁路桥的存在,该步道设计采用了浮桥与河岸的连接方式。这座水上浮桥的总长度接近700米,将使用高性能的环保高分子材料和钢结构建造,横跨高架桥,连接清名桥区域、招商城、碧波红桥等地,形成一条独特的滨水通道。

各段特色设计

梅村段伯渎河以“梅里溯源”为指导思想,规划了梅径溯源、梅里山水等景观节点,致力于构建具有江南特色的滨河空间。鸿山段则采用玉石作为设计元素,连接吴越文化,塑造了以龙舟为主题的文体公园,包含鱼悦半岛、童趣乐园等五大活动区域。各段独特的规划赋予了伯渎河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元化的景观风貌。

未来生活愿景

新吴区相关负责人指出,该区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传承历史文化的前提下,伯渎河生态整治项目将引入商业和健身等配套设施。项目将通过增设城市家具、光影效果及绿化景观,塑造“四季如春”的滨河生活新风尚,旨在让周边居民享受到“窗前绿意盎然、出门景色宜人”的愉悦生活。

众人是否对伯渎河整治后的新生活充满期待?欢迎踊跃留言,同时,别忘了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