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太痛苦?这款神奇酵素话梅竟是致命毒药!你敢尝试吗?  第1张

近期,江苏省张家港市的一起食品违法事件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在该事件中,刘某等五人因生产及销售含有有害成分的食品,被法院判处刑罚并需支付高额罚款。此案已被公安部选为典型案例,对食品犯罪的有害成分鉴定等方面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和教育作用。

减肥太痛苦?这款神奇酵素话梅竟是致命毒药!你敢尝试吗?  第2张

案件概况

2024年3月7日,张家港市检察院就公安部督办案件正式提起公诉。该案件已由法院完成审理。涉案的五名被告人刘某等人,各自被判有期徒刑,刑期跨度从五年六个月至十一年六个月。此外,他们还需支付不同额度的罚金,金额在300万元至3000万元之间。从2021年6月起至2023年7月,该犯罪团伙冒用合法食品企业名义,制造含有泻药成分的瘦身产品。他们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将这些产品推广销售至全国各省市。

初检疑云

2023年4月,警方对高女士所摄入的梅子进行了标准检测。检测报告显示,未发现任何国家明令禁止的违禁成分。这一结果引发了公众的疑问,并成为案件侦破进程中的关键节点。此后,检察机关加强了调查,努力揭示事件的真相。

检察介入

张家港市人民检察院迅速作出反应,由检察长周晓东亲自担任组长,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团队。该团队中包括了负责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的办案小组。他们积极联系了具备专业检测能力的“益心为公”志愿者温尧林,对其涉嫌商品进行了匿名检测。这一举措为后续调查提供了重要线索。

物质确认

2023年5月,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完成了对新型物质的化学鉴定,确定了其名称及分子式。然而,遗憾的是,“双辛酚丁”并未被列入国家禁止使用清单。这一现状导致对其是否为有害非食品原料的判断,成为界定犯罪性质的关键难题。

专家论证

2023年6月,张家港市检察院联合市公安局和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别邀请了食品行业的三位专家开展深入讨论。专家们指出,双辛酚丁具有毒性和副作用,确认其不属于食品原料,且对人体有害。这一结论对于案件性质的确定具有关键性影响。

证据锁定

考虑到传统食品犯罪检测机构存在局限,专案组引入了其他犯罪认定技术。上海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被委托进行法医毒物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样本中发现了双辛酚丁,这一发现为犯罪证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基于这些确凿的证据,刘某等5人受到了法律的严厉惩处。

案件意义

周晓东检察长强调,该案件的处理对明确食品犯罪中的毒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3年10月发布的文件中,已将相关物质列为非法添加,此举对完善监管体系至关重要。各界人士对此案对食品行业规范可能产生的长远影响展开了广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