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盛举
3月11日,成都武侯区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诸葛工匠”命名活动。当日,该区洋溢着喜庆氛围。大会场面庄严且充满活力,88位杰出产业工人荣获“诸葛工匠”称号。此次盛会激发了全区劳动者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参与“立园满园”项目,为区域的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武侯区通过此集中授予称号的举措,展现了其对产业工人人才建设的重视。展望未来,该区期望吸引更多劳动者加入这一荣誉群体。
工匠力量
产业工人在创新驱动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武侯区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累计向“四川工匠”推荐8人、“成都工匠”202人,并培养了558名“诸葛工匠”。
这些工匠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美健康、金融服务等多个关键行业领域活跃。他们如同螺丝钉般,为武侯区产业的稳固发展提供支撑,助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夯实了人才基础。
工匠风采
会场之外,工匠代表们讲述了他们所获荣誉背后的匠心历程。“诸葛工匠”阳跃付,身为绿舟出租公司的司机,多年来秉持助人为乐的精神。他不仅义务帮助残障、盲人朋友出行,还在高考和中考期间主动承担起学生的接送任务。
阳跃付强调,应遵循“诸葛工匠”的准则和精神,致力于巡游出租车客运服务领域,致力于为乘客提供更加专业细致的服务,倡导工匠精神,传播积极向上的力量。
突破创新
诸葛工匠王江华,来自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他指出,该公司生产的密封产品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包括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行业。在此之前,这些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其关键技术曾面临被封锁的困境。
得益于政府支持,企业与高校紧密协作,已攻克3至5项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推动核心部件实现自主生产。王江华对此感到骄傲,这一成就也为行业进步开辟了新的机遇。
未来举措
会议不仅对工匠进行了表彰,而且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做出了新的安排。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工匠文化培育、构建人才培养平台、改善服务支持体系。
旨在构建一个“舒适生活、安心创业”的优质环境。这些举措旨在为产业工人提供更佳的发展机遇,激发他们持续为武侯区域的发展作出贡献。
发展展望
本次会议标志着武侯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关键阶段。众多技艺精湛的工匠受到肯定,这一现象反映了该区产业人才的显著增长。展望未来,随着产业工人队伍的持续扩大和不懈努力,武侯区的产业发展前景可期,有望实现新的飞跃。
持续攻克关键性技术难题,推崇工匠精神,该区域有望在制造强国的建设中扮演更为核心的角色。对此,我们不妨共同期待武侯区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武侯区对工匠的表彰及出台的相关措施,您认为将如何具体影响该区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