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至18日,在四川举办的由中国文联主办的系列活动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活动特别聚焦于“文艺两新”领域。它们不仅展示了文化领域的新趋势,还促进了众多机构之间的合作与资源整合,亮点颇多。
“文艺两新”基地授牌仪式
12月17日,成都武侯区成功举办了由中国文联主办的“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授牌仪式。这一活动在文艺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选址武侯区凸显了其文化底蕴。区域内文化气息浓郁,吸引了众多新文艺组织和群体。授牌仪式的举行,标志着该实践基地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有利于吸引更多资源。此外,国内联络部的指导和多个文联等机构的参与,体现了各方对“文艺两新”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此次颁发标识标志着“文艺两新”领域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步骤。自2022年起,集聚区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便已启动,旨在激活该领域的活力,并建立资源共享的互动机制。如今,这一举措的授牌正式展现了该工作的成效。
入选基地情况
今年8月,19个第三批“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获得批准设立,其中四川成都武侯区的表现尤为突出。该区内的“文艺两新”人才创新与产业发展孵化园、天艺浓园艺术博览园、梵木Flying国际文创公园成功入选。这些园区各具特色,从人才培养、艺术展览、文化创意等多个角度为文艺发展提供了平台。此举不仅促进了当地文艺的多元化进程,也为全国其他类似园区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授牌仪式上,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其中《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合作备忘录》尤为引人注目。这些协议均着眼于长远发展。通过加强合作,整合资源,将为四川乃至全国“文艺两新”领域搭建更广阔的平台。此外,四川省文联与四川文投集团还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一举措有助于推动文艺相关产业和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标志着跨领域资源整合的一次积极探索。
文投集团的800万捐款贡献显著。该资金用于创建“巴蜀文艺精品孵化创作公益基金”,有效促进了优秀文艺作品的产生,特别是对重大项目和青年人才的资助。
全国艺术家荥经采风创作
17日下午,全国“文艺两新”艺术家百余人抵达雅安荥经,参与了一系列活动。其中,“文脉承续·茶马古道行”采风创作交流活动具有重大意义。艺术家们通过实地体验茶马古道文化,得以创作与之相关的艺术作品。此外,天府文艺村晚在荥经举办的主题晚会,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也为当地文化传播贡献了积极力量。
走进荥经多地采风创作
18日,艺术家们探访荥经多个特色地点。在荥经藏茶创新创业中心,他们得以感受传统藏茶在当代创新中的机遇与挑战。姜家大院丰富的历史文化为艺术家提供了灵感。中国荥经桢楠王公园与黑砂博物馆各具特色,从自然与人文角度为艺术家注入创作灵感。采风结束后,举办创作笔会,有助于激发艺术家创作灵感,产出相关作品。
整体意义和未来展望
活动汇聚了众多资源,显著促进了四川“文艺两新”领域的发展。在授牌仪式上,基地获得了官方认可,签约活动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采风创作则丰富了文艺的内涵。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此类活动,吸引更多艺术家与机构加入,推动全国“文艺两新”持续进步。关于对“文艺两新”的投入,其对文艺提升的影响有多大?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看法,并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