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广西容县绿荫中学举办了一场引人注目的劳动教育主题义卖。学生们亲自培育的蔬菜成为了爱心传递的媒介。这场活动有哪些独特之处值得探究?
活动背景与策划
自2024年9月起,广西容县绿荫中学资助办着手筹备“青青蔬菜·满满爱心”劳动教育主题义卖活动。该活动旨在劳动实践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由七年级师生全体参与,旨在构建“劳动与资助”相结合的思政教育新模式。
劳动实践参与情况
该校七年级师生逾千名,齐心协力投身于劳动实践基地的构建。经过320个学时的农事学习,学生从土地整理、播种耕作,到田间管理,直至收获与销售,全面体验了农业生产全过程。参与度全数覆盖,实现了劳动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融合。
思政教育融入举措
义卖活动期间,学校举办了六场以劳动为主题的班会。班会上,师生们深入交流了劳动的内涵、价值创造和社会责任等议题。学生们踊跃参与,通过撰写观察日记,详细记录了劳动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从而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实践性。
评价体系创新亮点
该校实施了“劳动积分制”和“爱心储蓄卡”相结合的评价模式,有效促进了资助工作与德育教育的紧密结合。所得义卖资金将专门用于支持班级中经济条件不佳的学生,旨在通过劳动和贡献,培养学生们“受助—自助—助人”的积极循环。
诚信实践平台搭建
活动期间,特设“诚信自售窗口”,实行无人看管、扫码结账的运营方式。受助学生积极参与窗口管理,体现了出色的诚信品质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实际行动回报了学校和社会。
家校社协同育人
学校主动融合家校社资源,致力于打造协同育人的优质环境。邻近村庄的农民受邀至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提供指导,同时,热心企业纷纷加入劳动基地的建设行列,共同为学生营造更优越的劳动实践环境。
广西容县绿荫中学近期举办的劳动教育主题义卖活动吸引了广泛关注,其成果显著。此活动亮点纷呈。关于这种结合劳动与思政教育的培养模式,是否适宜在更多学校中推广,引发了热议。我们诚挚邀请各位发表看法,并期待您的评论与留言。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