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太原南站异常繁华,G622次列车即将驶出。此时,行李箱与地面的摩擦声、孩子们的欢笑声以及列车广播的提示音交织成一片嘈杂。在这片喧哗中,列车长毕然的身影频繁地在车厢内穿梭,为乘客们提供着忙碌的服务。
独自乘车小旅客获照拂
当天,8岁的小宇独自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在旅途中,他既感到害怕又觉得孤单。列车长毕然注意到了这一情况,随即用玩具吸引了他的注意力。随后,毕然化身“临时家长”,每半小时便带小宇去洗手间,并把自己带的餐食分给他。在用餐时,毕然还细心地挑出了小宇不喜欢的胡萝卜,使得小宇的旅程不再孤单。
变戏法安抚哭闹孩童
巡视过程中,毕然遇到了一个啼哭不止的孩子。她蹲下身,从包中迅速取出一张星空渐变贴纸,轻轻一抹,贴纸上的星星开始闪烁。孩子的哭声很快平息。抵达北京后,孩子在一款皱巴巴的清洁袋上歪歪扭扭地写下了“阿姨,真好!”几个字,以此向她表示感谢。
包里装满“哄娃神器”
毕然随身携带的包中常备“哄娃神器”,包括可咀嚼的硅胶玩具和不含添加剂的米饼。她提炼了一套“三分钟安抚法”,首先用新奇物品在短短一分钟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随后引导家长参与互动两分钟,最后静观孩子情绪的变化三分钟。她认为,“一旦孩子平静下来,整个车厢的紧张情绪也会随之减轻。”这是她基于实践得出的心得。
关注旅客需求及时响应
毕然持续监控旅客通过车厢二维码提出的问题,并迅速将这些信息传递给乘务组。例如,3号车厢有刚做完手术的旅客需要软垫,5号车厢的儿童旅客希望调整空调温度。她指示乘务人员必须在五分钟内赶到旅客身边,确保旅客能迅速得到所需服务。
平凡岗位彰显大温情
在这趟列车上,毕然及其团队始终在默默奉献。每一次行程,他们遭遇的挑战和状况均有差异,却始终以乐观的心态为乘客提供服务。毕然表示,每当目睹乘客满意的笑容,她便觉得所有努力都得到了回报,她将继续坚守自己的岗位。
铁路温情网络的亮色
列车在钢铁轨道上疾驰,承载着无数铁路工作者以青春编织的温馨纽带。毕然及其团队是众多亮点中的一员,他们通过实际行动展现了执着,于细节中传递着暖意,使每张车票都成为通往春天的邀请函,守护着每位旅客温馨而安心的归途。
在乘坐火车过程中,您是否曾遇见过如同毕然那般体贴的铁路服务人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历,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