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周背景
今年2月25日至3月2日,国际带状疱疹关注周成功举办。此活动旨在提升公众对带状疱疹的认知水平。带状疱疹,亦称“蛇缠腰”或“缠腰龙”,对老年人群体影响尤为明显。父母一代较易感染此病,故关注周特别提醒子女关注父母的健康风险。
带状疱疹对众多家庭造成了广泛影响,患者们长期承受着疾病的折磨。这种痛苦不仅对身体造成伤害,还加剧了家庭的经济和心理压力。鉴于此,设立关注周显得格外迫切。
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病症。其典型表现为皮肤红斑或水疱。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同时,该病易反复发作,患者常遭受剧烈疼痛。
带状疱疹可引发神经痛及视力下降等不良影响,此类并发症显著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品质。以69岁的李阿姨为例,两年前她遭受病痛折磨,疼痛剧烈,连衣物轻轻触碰都如同在伤口上洒盐。
带状疱疹危害
带状疱疹患者在发病期间需承受皮肤病变和疼痛的折磨。此外,他们还需应对可能持续数月至数年的后遗神经痛。这种疼痛不仅会严重干扰患者的睡眠和情绪,而且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水平。
免疫力较弱的患者易受带状疱疹影响,可能引发眼部感染、脑膜炎等严重病症。在严重病例中,此类病症可能威胁生命。这些并发症凸显了带状疱疹的潜在风险,需引起重视。
如何预防带状疱疹
预防带状疱疹,提高免疫力是关键。易感人群需保证均衡饮食,摄入丰富营养;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保持乐观态度,减轻压力;保证充足睡眠,促进身体全面恢复。
预防带状疱疹,接种该疫苗是最经济且效果明显的手段。截至目前,医学领域尚未发现针对此病的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依靠抗病毒治疗和症状支持。疫苗的使用能有效降低感染概率,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重点接种人群
长期患病者、体质较弱者、免疫力较低者,以及承受重压、过度劳累的人群,均属于带状疱疹的高危人群。因此,建议这类人群接种预防疫苗。此外,糖尿病患者等慢性病患者,因抵抗力相对较弱,也应受到特殊关照。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调节药物的患者群体,以及既往有带状疱疹病史的个人(旨在防止疾病复发),在疫苗接种策略中需特别重视。他们感染风险较高,接种后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防护效果。
疫苗接种指南
建议年龄在5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接种进口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即便该疫苗不能提供全面防护,接种者在接种后的10年内,其保护率可达到89%。特别是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以及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接种此疫苗能够显著减少患病可能性。
接种过程中,需注意患者当前健康状况。若患者正患带状疱疹,需待急性症状缓解、皮疹消退后,间隔4至6周再进行接种。此外,既往患有带状疱疹者也应考虑接种。不论个人是否曾感染水痘或接种过水痘疫苗,普遍建议接种,旨在降低感染风险。
您是否关注过父母患上带状疱疹的风险,是否考虑为他们预约接种相关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