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度正当时
近期,清水县黄门工业园区的复合陶瓷耐材一体化循环利用项目进展顺利。该项目的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力争在第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步入2号冶炼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各生产环节井然有序,设备高效运转,工人精神饱满,整个生产现场洋溢着活力。
生产情况详揭秘
梁彦红,华贸甘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指出自项目年初八启动以来,工作人员已完成了2号冶炼炉的装料任务。保温料和反应料的总装载量已累计达一万吨。至2月18日,冶炼炉成功点火,并保持稳定运行已达八日。依照既定计划,预计在13天的冶炼周期结束后,将生产出1800吨碳化硅产品。
项目意义显非凡
清水县将此项目视为吸引投资的关键,已将其纳入2023年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的名录。该项目在清水县的发展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是目前为止投资规模最庞大、效益最为显著的独立项目。总投资额高达24.7亿元,投资和建设责任由山东华贸控股集团负责。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量可达30万吨碳化硅及其相关产品。该项目的年销售额预计将突破50亿元大关,同时,其纳税额预计也将超过2亿元。这一项目有潜力成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同类产业园。
过往成果展佳绩
去年二月初期,项目首两个深加工车间生产线正式投入运行。这些生产线所产碳化硅产品,产值达到了1.93亿元。这一成就不仅为项目的未来发展打下了稳固基础,同时也彰显了项目巨大的发展潜力,为清水县的经济增长增添了新活力。
就业带动惠民生
项目各阶段投入运营后,对当地产生了显著正面效应。以华贸甘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的一名铲车司机杨建文,来自清水县新城乡,自去年3月起加入公司,主要负责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他工作地点与住所相距不远,拥有稳定的收入,月薪超过6000元。目前,已有超过120名来自周边村庄的工人在公司的2号冶炼、混料及深加工车间实现了就业。随着4条生产线的全面启动,预计将新增1200个工作岗位。
产业生态再升级
清水县在推进项目落实的过程中,与相关企业就碳化硅等产品的合作达成了共识。企业入驻后,预计将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增强清水县在新型材料领域的竞争力,为区域工业和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那么,这一项目预计会对当地带来哪些持久的积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