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弊病的警示者

同年8月,霍尔巴赫男爵对休谟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为“史上最杰出的哲学家”。休谟在《史书》序言中提出,关于人类天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政府规划纯属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一观点准确指出了时代的弊端,促使人们开始审视那些不切实际的构想。

描绘英国的公正者

1764年,德·布罗斯庭长,一位知名作家及第戎高等法院的长官,致信休谟。他在信中高度评价休谟的作品,称其“真实地呈现了国家的面貌”,并强调其描绘“无偏见”,展现了英国的社会习俗、特点及政府现状。此外,他还明确指出休谟的成就超越了塔西佗。这些评价充分体现了休谟对英国描述的客观性和精确性。

历史著作的标志

休谟的历史作品以公正性与无偏见著称,这是法国哲学家们推崇他的关键所在。他如实描绘历史,如同描述伊丽莎白女王时期的英国,揭示出热爱自由的英国民众逐渐“丧失了全部自由”,使读者得以窥见历史的真实面目。

独特的史笔见解

休谟以史家之责,笔触独树一帜。《百科全书报》赞誉他为“首位敢于断言君主制与共和国对艺术、哲学及商业发展均有益的英国文士”。他同先贤孟德斯鸠及爱德华·吉本持相同观点,深信在君主制下,文人所受待遇优于其他政治体制。

法国哲人的共鸣

法国的哲学家中,那些以反对宗教为使命的人与休谟在君主制等议题上有着广泛的共识。尽管休谟与他们在某些观点上存在差异,但在对政治体制和文化进步的理解上,他们达成了共识。这种共识使得他们对休谟的观点给予了更高的认同。

大家的高度评价

伏尔泰在阅读《英国史》后,对休谟表示了友好,称赞这部作品为佳作,并认为撰写史书理应由哲学家来完成。在德芳夫人的沙龙里,他将《英国史》与爱尔维修的作品进行了对比,进一步彰显了休谟作品的卓越。到了1761年,伯爵夫人阅读《英国史》后,其感受之深以至于难以用言语表达,这充分证明了该作品的影响力极为广泛。

阅读了休谟所著《英国史》并受到广泛好评的内容后,您觉得休谟所倡导的客观公正的史学写作手法在现今社会是否仍具意义?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及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