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养殖新模式!马如贵如何通过直播发‘羊’财,年收入30万?  第1张

养殖场景喜洋洋

2月15日午后,榆林市横山区城关街道马家梁村的养殖小区内,羊群叫声此起彼伏。53岁的养殖专家马如贵正在为种羊添加饲料,其熟练的操作显示出他丰富的养殖经验。与此同时,养殖户张小琴在2月18日激动地抱着刚出生的羊羔,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毛茸茸的小生命格外引人注目。

养殖户对羊群实施细致的日常管理,确保其处于优良的生活条件。他们认识到,羊群的健康成长对提升经济效益至关重要。羊舍内环境整洁,秩序井然,饲料储备充足,养殖区洋溢着活力与生机。

养殖达人赶潮流

马如贵在业余时间专注于关注行业最新进展。他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多种渠道,向全国范围内的养殖户分享陕北白绒山羊的养殖技巧。涉及内容涵盖饲料配比、疾病预防等多个方面,内容从羊的繁殖到种羊销售,信息详实且极具实用性。

去年,马如贵通过售卖种羊成功赚取了超过三十万元。今年年初,已有村民购买了马如贵提供的两只种羊。马如贵借助这一创新销售手段,不仅拓宽了交流途径,而且显著提高了养殖技术和观念,确保他在增加收入和财富的道路上更加稳固。

数字化助力转型

王瑞环是横山区羊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的主任,他提出数字化技术正对传统养殖产生重大影响。该区已实现从牧场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目前,该区已初步构建了一个涵盖饲草种植、种羊繁殖、标准化养殖等环节的全产业链追溯系统。

该体系增强了消费者对横山羊肉、种羊、羊绒等品牌的信任度,同时提升了羊产业的竞争力。养殖户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了对羊只生长状况的精确监控,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养殖策略的灵活调整,促进了传统养殖向现代化养殖的转变。

龙头企业展活力

2月16日,榆林市横山区,香草羊肉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线上,员工们正紧张作业。该企业负责人,该区域行业领先者白成爱透露,公司成功研发了包括冷鲜肉及熟食制品在内的六大类产品,总计超过五十种。目前,这些产品已成功进驻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销售渠道。

该企业在羊产业发展中扮演了显著角色。企业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且通过技术革新和产品开发,增强了羊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进而推动了羊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品质的升级。

产品升级提质量

横山区致力于羊肉品质的增强和产品种类的丰富,采取了包括战略措施在内的多项行动。该区实施了“双检疫制度”,搭建了现代化的生产线,并引入了冷冻排酸技术。同时,该区成功研发并市场推出了包括羊肋排在内的28种精细分割的生羊肉产品,并且丰富了超过100种的熟食和方便食品种类。

横山羊肉产品因实施相关举措,其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这些举措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显著增强了横山羊肉的品牌知名度,还促进了该产业向高端化方向发展。

产业富民显成效

2024年,横山区羊只饲养量总计295.2万头,其中150万头为存栏,145.2万头已出栏。羊肉总产量达到2.5万吨。此外,羊绒产量为0.2万吨,羊皮产量为117.84万张。该区羊产业链的总产值达到了46.98亿元。

横山区农民通过羊产业增加了收入,积聚了财富,同时该产业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升级和变革。区委书记苗玉祥强调,未来将持续深化“土特产”发展战略,确保更多民众能共享产业振兴的果实。针对横山区的羊产业,您如何看待其潜在的更大发展和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