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抵蓉

2月23日,上午11点06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迎来了国际货运航班。该航班装载了322件货物,总重达8080公斤。货物源自法罗群岛,为进口三文鱼。这些新鲜的三文鱼即将登陆中国市场,为消费者带来美食体验。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功接收了这批三文鱼,这一现象并非随机发生。该机场拥有完善的航空网络和先进的货运处理能力,使其成为众多进口货物的主要中转站。三文鱼的抵达引起了公众对其运输流程和市场销售的广泛关注。

空侧内转提效

成都双流机场如何让进口三文鱼快速端上上海市民餐桌?揭秘高效通关秘诀  第1张

该批三文鱼在运输过程中采用了进口空侧内转技术。启程于成都双流航空口岸,当天转飞至上海。此技术在双流机场的应用,使得国际货站至国内中转的物流时间缩短了大约5小时。对于冰鲜三文鱼而言,这一时间节省至关重要,显著提升了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确保了产品能迅速抵达上海消费者手中。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一种创新模式成功问世并得到确认。该模式有效简化了以往复杂的中转流程,大幅缩短了处理所需的时间。此举不仅为物流速度的加快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而且显著提升了物流系统的整体运作效率。

详细通关流程

四川的孚卓瑞兴三文鱼进口企业,其管理者马骙对整个入境流程进行了详尽的记录。在23日的上午9点45分,公司已向海关提交了申报。随后,航班于11点06分成功降落。紧接着,这批三文鱼在12点30分抵达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进口冰鲜水产品监管区域。

海关于12点53分办理了货物放行。随后,13点26分,货物顺利通过了国际货站空侧的RFID检测。再之后,13点35分,货物到达国内货站仓库。从国际货站空侧至国内货站仓库的转运过程大约用了30分钟。整个流程耗时总计4小时,较原流程缩短了约5小时。

通关创新成效

成都双流机场海关新推的“进口空侧内转”通关方式展现了创新特点,显著提高了中转作业效率。近期,成都航空口岸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国内多个城市对中转服务的需求显著上升。尤其是对那些易腐变质的进口商品,对中转速度的迫切性尤为突出,因为中转时间的长短直接关联到商品损耗程度和仓储物流费用。

成都双流机场如何让进口三文鱼快速端上上海市民餐桌?揭秘高效通关秘诀  第2张

“该模式,亦称‘进口空侧内转’,有效增强了进口货物在中转过程中的效率。通过此模式,三文鱼的中转程序得到了简化,同时,也为其他类似货物的快速清关确立了新的基准。”

监管模式优势

该监管机制展现出显著效果。首先,它显著缩短了航空中转所需时长,平均节省约5小时,确保了货物能迅速抵达目的地。其次,它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航班选择,极大地增强了货物中转的便捷性。

调查结果揭示,每千克货物在转运过程中可为企业节省约0.5元的处理费用。这一举措对于大批量进口商品而言,有助于大幅降低成本。此举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常态化运行展望

近期,成都海关针对四川地区实际情况,实施了旨在改善口岸商业环境的“18条”措施。其中,推广了“多点交运”及“空侧内转”等便捷服务。近期,一批三文鱼顺利通过了海关检验程序。这一案例反映出,在四川,“进口空侧内转”业务已逐渐转变为常态。

四川持续运营模式有助于巩固其作为全国三文鱼集散中心的基础。展望未来,该模式若持续优化并广泛推广,预计将吸引更多三文鱼及其他进口商品聚集成都,进而促进四川航空口岸经济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