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除了巧克力和鲜花,你敢用心理学家新量表测测你们的亲密关系吗?  第1张

如今情侣们重视仪式感,情人节之际,除了传统礼物,心理学家最新发布的“情人节量表”也成为加深相互了解的新途径。此量表能否精确反映双方对亲密关系的满意度?让我们共同探究。

量表内容详情

该量表由7个问题构成,每个问题设有4个选项,选项对应不同的评分标准,最高分为21分。问题内容涵盖如“我与伴侣能否有效协作处理实际问题”、“在意见分歧或冲突时,我能否迅速化解”等,选项评分从“完全同意”至“完全不同意”分别对应0至3分。此外,还包括诸如“在近期,你频繁感受到关系不佳吗?”等涉及关系状况的提问。

设计初衷缘由

长期以来,关系满意度与诸多积极效果紧密相连,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与生活品质。然而,目前缺乏可靠且有效的测量工具。现有量表在验证过程中存在因子结构不一致的问题,且项目内容无法全面体现“关系满意度”,这给结果解读带来了挑战。“情人节量表”的问世旨在解决这一难题。

理论设计依据

该量表是以认知行为理论为基础进行设计的。该理论指出,关系满意度与伴侣间的认知、行为以及情感互动之间存在紧密联系。量表中的项目基于认知行为治疗(CBT)中的关键关系功能领域,如合作与信任、冲突处理、情感亲近和满意度等,来构建问题内容,并以此评估亲密关系的满意度。

样本研究情况

研究选择了两组对象。首先,一组对象为网络情侣治疗样本,共851人,他们通过社交媒体招募,且在社交媒体上曾表达过对关系的强烈不满。其次,另一组对象包括527人,这些人同样是通过社交媒体和诊所广告招募而来,其中至少有一方被诊断为ADHD。所有参与者都需要完成包括“情人节量表”在内的多项量表。

研究结果分析

研究人员对分析结果进行了研究,指出“情人节量表”在各个样本群体中呈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与其它量表相比,此量表在评估生活质量、焦虑程度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区分能力。此外,该量表在男女不同性别群体中的测量结果保持一致,但在应对不同抑郁水平群体时,使用时需格外小心。

量表使用建议

研究者提出,“情人节量表”主要应被视为一种促进思考和交流的工具,而非对关系未来发展进行精确预测的手段。Per Carlbring作为论文作者之一,在新闻发布会上提醒,不应过分解读测试结果,也不应过分追求高分。通过情侣双方共同回顾量表内容,可以共同探索关系的未来发展路径,无论是深化关系还是作出其他选择。大家是否认为这个“情人节量表”真的有助于情侣增进彼此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