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上海市成功召开了2025年度重大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会议中,揭晓了2024年度重大工程取得的成果,并对2025年的工程计划进行了部署。众多新任务与目标引发了广泛关注。随着“十四五”规划即将步入尾声,上海在重大工程建设领域的方向与力度备受瞩目。

2024年成绩斐然

2024年,上海在重大工程建设方面成果丰硕。新启动项目共计21个,超出了年初设定的目标11个;35个基本完工项目,比原计划增加了10个。这些项目对于推进“五个中心”建设、促进新型生产力发展、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为上海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海科技领域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得益于众多科创项目的稳步推进;同时,基础设施项目的顺利完成,有效提升了城市交通和生活质量,为广大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2025年项目安排

2025年,上海制定了186个重要工程计划。其中,有14项新项目即将启动,另有21项项目预计将完成。总投资额高达2400亿元,为近年最高。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和项目部署,凸显了上海对重大工程的高度重视和推动城市发展的决心。

项目以“五个中心”为关键布局点,集中资源在众多领域开展工作。这些工作涵盖实施国家战略、促进关键区域发展、提高民众生活品质等多个方面。具体包括科技创新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城乡一体化以及乡村振兴等多个重要领域。

科技产业项目发力

2025年,科技产业项目将成为发展核心。全力加速科创中心的构建,旨在达成千亿投资目标。在此进程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关键装备制造等关键领域项目将按预定计划稳步发展。这一举措有助于上海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并吸引更多高科技人才和企业落户。

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相关项目的进展将促进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链的优化。这一进展将提高上海的自主研发能力。同时,它有助于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另外,此举也将推动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最终,这将增强上海在全球科技产业竞争中的实力。

政策聚焦瓶颈突破

上海市的土地与空间资源正遭遇严重短缺,确保这些资源要素的供应成为加速重大工程项目落实的核心难题。为此,相关政策措施将着重消除限制因素,并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加快重大工程建设的步伐。

市住建委(市重大办)将针对方案稳定性、规划执行、资源调配、土方作业及配套设施等方面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该机构将与相关部门紧密合作,探索有效解决方案,提高平台建设标准,加强总体规划,严守政策底线,加大保障力度,旨在确保项目进展顺畅并获取政策支持。

提升建设综合效能

为了提升关键工程项目综合效益,促进各参与方紧密合作。首先,需激发行业监管部门、地方政务机构、项目实施主体以及相关参与单位等各参与者的主动参与。通过市与区的协同,持续锁定既定目标,密切跟踪工程进度,增强协调力度,共同加速项目推进。

全面促进关键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持续上升。特别加强工程的安全与质量控制,提高城市内大型项目的文明施工标准,发挥示范带头效应,推动重大工程向更高品质发展,确保所有项目在时间与质量上均能通过考验。

强调收官之年目标

会议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需确保经济与投资同步增长,并紧密跟踪2400亿元的年度投资目标。对各类项目实施针对性策略,提速项目启动、建设步伐,并尽快投入使用。以重大工程为龙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积极筹备新项目。另外,需解决影响发展的核心问题,增强政策扶持,持续优化六项保障机制,切实增强渣土处理、土地回收等工作的执行力度。

各方参与者需各自承担相应责任,着力促进高品质发展,提升项目管理效率,广泛采用创新技术、工艺和体制,加强安全与质量监控,倡导文明施工,提高建设水准,充分体现关键项目的示范与引领功能。对于上海2025年的这些关键性建设项目,它们预计将在哪些领域带来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