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CPI涨幅扩大至0.5%,春节因素影响有多大?  第1张

1月,全国CPI与PPI数据备受关注。春节等因素导致CPI涨幅扩大。与此同时,PPI环比呈现下降趋势。这些数据反映了哪些经济状况?我们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月CPI涨幅情况

2025年1月CPI涨幅扩大至0.5%,春节因素影响有多大?  第2张

一月份,由于春节效应,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明显。环比比较显示,与上月同期相比,涨幅达到了0.7%。同比涨幅也从上月的0.1%增长到了0.5%。这一变化表明,春节期间,市场需求和物价均发生了变化,导致居民在节日期间的消费支出显著增长。

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经过食品和能源因素的剔除,已连续四个月呈现上升趋势。环比增长达到0.5%,同比增幅为0.6%,较前一个月有所增加,这一现象反映出消费市场的整体活力正在逐步提升。

CPI涨幅扩大原因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的首席统计师董莉娟提到,与去年相比,由于春节月份的变动,服务与食品价格增长显著。此外,汽油价格的上升也强化了这一增长趋势。因此,1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有所上升。在春节期间,服务类消费和食品购买需求大增,餐饮、家政等服务行业普遍出现价格上涨。

环比数据揭示,CPI增长主要源于服务和食品价格的增加。在节假日,居民对旅游和娱乐的需求显著增加,消费意愿亦同步提升。这一趋势使得旅游、娱乐和餐饮等服务消费量显著增加,进而促使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9%,比上月增幅多出0.8个百分点。

消费能力受限原因

冯琳,作为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指出1月份CPI同比增长,这一现象主要由于春节日期的变动导致食品和服务价格同比增速提升。此外,国际油价和金价也显著上涨。尽管如此,1月份CPI的环比增长并未达到常规季节性水平,这表明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严峻。

房地产市场经历持续调整,对民众的消费信心产生了显著冲击。2024年,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放缓,这一变化限制了他们的消费潜力。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了5.3%,这一增速比上一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

1月PPI数据表现

一月份,春节假期对工业生产造成影响,导致行业步入淡季。在此期间,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了0.2%,同比降幅达到2.3%。这一指数的变动揭示了节假日期间工业生产所承受的压力,以及企业生产和销售活动所遭遇的约束。

春节期间,制造业和建筑业活动因假期而减少,这导致工业品需求端出现下滑。这一变化使得市场对工业品的需求量下降,随后引发了价格下跌。

工业品价格弱势原因

目前,工业产品价格普遍出现下滑,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回暖对价格上涨的推动力不足。尽管生活必需品价格较上月有所下降,降幅仅为0.1%,且保持稳定,显示出消费端回暖对出厂价格产生了一定的正面影响,但这一影响在总体上仍不够显著。

市场对产品需求减少,导致企业销售遭遇阻碍,进而导致库存积压。为了减少库存,企业采取了降价措施,但这使得工业品价格的回升变得尤为艰难。

未来价格趋势预测

温彬指出,制造业增速在主要发达国家有所减缓,全球需求亦呈现减弱趋势,预计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将普遍下降。春节过后,工业与建筑行业生产将逐步回暖,增量政策成效也将逐步显现,市场供需关系有望得到一定改善。同时,“抢出口”现象持续存在,可能引发国内工业品价格上涨。据此,预计PPI同比降幅将有所收窄,但完全摆脱负增长区间尚需时日。

冯琳指出,春节期间的调整导致影响趋势发生转变。预计2月份的CPI环比将呈现下降趋势,同比增速可能略有下降。至于PPI同比能否迅速转为正值,关键在于2025年实施的逆周期调节政策成效,特别是与房地产相关的支持政策是否能够显现出显著效果。

当前经济环境下,民众对政府可能实施的刺激消费和稳定物价的政策充满期待。我们诚挚邀请读者在评论区发表个人观点。此外,对本文的点赞与分享也是对本文的一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