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降温来袭
近期,北京遭遇了自入冬以来的最剧烈降温,风力明显增强。2月7日,日间最高气温降至-4.9℃,创下了新纪录。全市气温骤降,市民们纷纷增加衣物以御寒,街道上行人稀少,整个城市似乎被寒潮所笼罩。
气象部门强调,本次强风降温波及面广,风力显著,持续时间较长,对民众日常生活和出行造成了诸多不便。强风引起的低温导致人体感知温度降低,进而使得居民取暖能源消耗大幅增加。
火灾警情攀升
近期气候干燥,居民对电力和火焰的需求随之上升,这显著提升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据市消防救援总队提供的数据,从2月6日零时起至2月7日24时,全市消防救援部门共接到并处理了62起火灾报警,这一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9起,增长幅度为58.97%,约占总报警数的六成。这一增长态势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市消防救援总队119指挥中心的数据明确展示了火灾警情的严重性。草木垃圾火灾在火灾类型中占据首位,累计发生26起;其次是居住场所火灾,共有17起;交通工具火灾占比为6起。这些详实的数据为后续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了明确且及时的参考。
多起火灾实例
延庆区四海镇某村民住宅内锅炉温度异常升高,导致火焰产生。周边易燃物品亦随之燃烧。所幸居民们迅速疏散,未造成人员伤亡。该火灾事件令当地居民感到不安,并向周边居民发出了安全警示,强调家用取暖设备的安全使用不容忽视。
西城区椿树街道近期发生了居民住宅火灾事件。在这起火灾中,窗帘、凳子、冰箱等物品遭受了损害,直接经济损失估计达到6000元。尽管火灾范围不大,仅为2平方米,但其起火原因引人关注。火灾是由居民使用的家电暖器出风口过热引起的,随后引燃了周边易燃物品。
原因深度剖析
消防部门指出,本市今冬降水量大幅减少,气候异常干燥,风力亦较往常增强。这种条件下,残留火种极易引发草丛及垃圾火灾。风力加剧火势蔓延,火星四处散落,火灾扩散风险极高。同时,气温骤降导致居民取暖用电量增加,特别是胡同平房和农村地区,火灾风险显著提升。
该区域电力设施老化问题突出,非法接入行为时有发生。在冬季用电高峰期,这些因素可能引发电气故障,进而存在火灾风险。同时,部分居民消防安全意识不强,对用电用火安全不够重视,这同样是火灾频发的一个关键因素。
安全使用提示
消防部门指出,在低温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公众需高度重视取暖设备的安全防火问题。首先,消费者应选购知名品牌、质量有保障的产品,避免购买价格低廉且无品牌、无厂家、无合格证明的物品;其次,使用者必须遵循产品使用指南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使用方法;最后,应定期对电暖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并淘汰那些使用年限长、存在安全风险的旧设备。
在操作暖气设备时,须确保与易燃物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使用电暖器结束后,务必及时关闭电源,防止设备过载。当人们离开房间时,电源应立即断开。在操作燃气灶、煤炉或锅炉时,需有专人监管,确保火源得到妥善关闭。若在沐浴时使用燃气热水器,必须确保通风良好,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
全民预防建议
本市在冬季和春季频繁遭受强风影响,市民需提高警惕。住宅楼、院落及院墙周边不得露天堆放易燃物品。当前,本市降水量不足,烟蒂、炉灰等遗留火种可能引发堆积物自燃,存在火灾隐患。
公众及单位需增强警觉性,迅速清除住宅、办公区域及其周边的易燃物品。一旦发生火灾等紧急状况,应即刻拨打119求助。积极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并加强防火措施,这一点至关重要。请检查您的取暖设施是否安全可靠?使用方法是否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