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火灾频发,人员密集区域消防安全尤为关键。怒江州消防救援部门针对冬季最令人担忧的场所,已启动灭火救援预案。通过实施“六熟悉”策略,他们积极展开一系列活动,致力于构建坚实的安全壁垒。具体成效如何,敬请关注后续报道。

分岗熟悉出新招

怒江州消防救援支队如何通过分岗熟悉筑牢冬季消防安全屏障?  第1张

怒江州消防救援支队在“六熟悉”行动中进行了模式革新。过去,全体人员熟悉存在精力分散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目前,支队将班长与战斗员编为小组,重点熟悉单位内部环境、通道及固定消防设备,实地考察时细致记录,确保不留任何细节。同时,另一小组由接警调度员、驾驶员和通讯员构成,专注于周边市政、水源、道路及邻近建筑情况,通过实地走访和信息搜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该岗位划分策略让消防员能更集中精力处理本职相关资讯,有效提升了熟悉速度,同时消除了过往的盲目操作,确保“六熟悉”步骤不再流于表面。数据显示,实施分岗后,消防员对场所核心信息的掌握准确度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

操作维护保安全

消防员在掌握场所信息的同时,对消防设备的操作、检测与维护保养工作并行进行。他们定期对单位内部及外部固定消防设备进行检查,涵盖消防栓出水压力及喷淋系统是否运作正常等方面。同时,对周边市政消防栓也进行了详尽的调查。例如,在某商场周边,消防员发现一市政消防栓被杂物堵塞,随即进行了清理并对其功能进行了测试。

通过实施此类操作与维护,消防设施在关键节点得以有效启动。不完全统计显示,近期检查中共发现并消除了超过50处消防安全隐患,显著提升了消防安全水平。

怒江州消防救援支队如何通过分岗熟悉筑牢冬季消防安全屏障?  第2张

规范流程促实战

消防救援队伍依据各自辖区具体情况,有步骤地在住宅区、购物中心、教育机构、宾馆等区域实施“六熟悉”活动及灭火实战演习。各队伍成立专门的组别,包括警戒小组、进攻小组、紧急救援队和搜救小组等。演习中,融入日常安全技能训练内容,使消防员在模拟的恶劣条件下提升应对技巧。

在小区实战演练活动中,模拟了高温、浓烟和黑暗等恶劣环境,以测试救援人员在复杂环境中的救援与自救能力。通过这一标准化流程,有效提高了救援人员的实战操作水平,确保他们在遭遇实际火灾时能更加镇定自若地应对。

恶劣环境提能力

怒江州消防救援支队如何通过分岗熟悉筑牢冬季消防安全屏障?  第3张

实战现场模拟的恶劣环境对于提高指战员技能至关重要。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中,消防员需应对更极端的温度,以此检验其体力和耐力;在浓烟弥漫的条件下,他们面临视线受限的挑战,必须依赖经验和技巧进行救援与疏散;而在黑暗中,他们的感知能力受限,更需要具备强烈的应急避险意识。

指战员们通过反复在类似场景中进行训练,其安全救援及紧急避险技能有了明显进步。根据反馈信息,经过多次模拟操作,指战员在复杂环境下的救援作业平均耗时减少了15%。

压实责任保平安

怒江州消防救援支队秉持实战原则和战斗力要求,确保安全监管覆盖“三支队伍”和“七类人群”的演练全程。进行作战训练安全理论教学,向消防人员传授安全知识和技能。演练过程中,不断提供提示和警告,以降低安全风险。若发现安全隐患,如疏散通道受阻或消防设备损坏等情况,将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处理。

在一场针对某商场的安全演练中,工作人员发现防火卷帘门存在无法正常降落的隐患,并迅速向相关部门进行了报告。此举有效强化了各方的安全责任,进一步稳固了消防安全的基础。

纠治整改成闭环

怒江州消防救援支队如何通过分岗熟悉筑牢冬季消防安全屏障?  第4张

确保演练后续工作顺利进行极为关键。演练结束后,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和隐患,立即对灭火救援预案进行调整和优化。对发现的问题,实施有效的跟踪处理。例如,若某住宅区消防设备出现老化,立即组织专业人员予以维修或更换。此外,加强问题整改,构建完整的工作流程,以保障工作成果。

怒江州消防救援支队通过持续发现并解决消防安全隐患,在提高消防安全能力上实现了显著进步。在此不懈努力下,截至目前,该州区域内大型人员密集型场所的火灾发生率同比去年减少了大约10%。

怒江州消防救援队的行动对其他地区可能具有哪些参考价值?敬请于评论区发表见解,同时不妨点赞及转发此篇文章,以吸引更多人对消防安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