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省的气候状况引起了广泛关注。一方面,前期冷空气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另一方面,一股新的强冷空气即将到来,带来一系列挑战。这种气候转变中包含诸多需要人们关注的重点。
冷空气减弱间隙
2月4日至5日,山东遭遇了天气波动。前一波冷空气的影响正在消退,全省北风风力逐步减小。此变化为部分区域提供了暂时的喘息空间,如受北风影响较大的户外作业和交通区域,得以在风力减弱期间加速推进积压工作。然而,这一缓解并非长久之计,新的天气挑战即将接踵而至。目前,部分地区仍在关注前次天气的后续影响,例如威海和烟台仍有降雪,局部地区道路结冰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当地的道路清理和交通安全保障工作仍需持续加强。
2月4日06时至5日06时,山东省内的威海、烟台两市及下辖的10个县(区、市)遭遇了降雪天气,平均降雪量为0.1毫米。其中,威海成山头的降雪量达到了5.1毫米,属于大雪级别;烟台福山的降雪量为2.7毫米,属于中雪级别;威海市区降雪量为1.5毫米,属于小雪级别。龙口、莱阳、长岛等地已发布道路结冰预警,提醒公众需提高警惕,防止发生交通事故等安全隐患。
新冷空气来袭
6日晚至7日,山东将受新一股强冷空气影响。该冷空气势头猛烈,不仅引发气温下降,还伴随强风天气。此次强冷空气导致山东气温大幅降低。多数地区最低气温将低于-10℃,尤其是鲁中山区,气温可能降至-14℃左右。7日,全省最高气温也将普遍降至零下。这种寒冷天气在近期较为罕见,对当地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及交通出行等方面均构成重大挑战。
冷空气携同强风而至。滨州、东营、潍坊、日照等地区及内陆湖面、半岛区域,北风达6至7级,局部地区阵风可至8至9级。海面风力更强,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北部及中部,北风风力为7至8级,阵风可至9至11级。在此大风天气下,海上作业及渔业生产均需暂停或增强防风措施,内陆地区的户外广告牌及临时建筑亦需进行安全检查。
降雪情况
威海与烟台地区的降雪状况备受瞩目。烟台北部及威海的降雪预计将持续至2月8日,对当地构成了较大的挑战。降雪可能导致路面结冰,影响交通,同时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地必须迅速清理积雪,确保市民出行安全。特别是对于老旧小区和山区道路,积雪的处理和防滑措施必须及时落实。
威海与烟台的降雪量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对各自区域的影响各有不同。在成山头,5.1毫米的大雪已达到大雪级别,其影响相较于市区等地更为显著。无论是保护果树还是清理道路,这一地区的需求都更为迫切,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物资投入。
降水量分析
今年全省平均降水量为4.1毫米,比往年减少了3.8毫米,减少了48%。这一降水量减少对山东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在农业领域,土壤水分可能不足,影响需水量大的作物生长。在城市领域,水资源储备等方面可能遭遇挑战。持续减少的降水量促使人们考虑应对措施,例如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升用水效率。
在降水量不足的条件下,一旦出现降雪等天气现象,气候环境将变得更加易损。例如,此次降雪后出现的道路结冰情况,由于前期降水不足,其形成概率可能更高,且持续时间可能更长。
应对措施
针对此次强冷空气的侵袭,公众需采取多项防护措施。在个人防护方面,应挑选保暖性能强的羽绒服、厚棉袄、毛衣等,并佩戴帽子、围巾、手套,穿着保暖的雪地靴或厚底棉鞋,以减少头部、手部、脚部等部位的热量流失。此外,睡前可用热水泡脚以促进血液循环,并在脚下放置热水袋或暖手宝,但需注意防止烫伤。适量饮用热饮同样有助于保持体温。
防范疾病时,低温冷冻气候常导致感冒、流感、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居民应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区域,并在需要时佩戴防护口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按时用药,加强保暖,并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剧烈波动。在农业与畜牧业领域,需对农作物实施薄膜、稻草等保温措施,并设立防风设施,同时清理畜舍积雪,增加垫料,确保畜舍干燥和温暖,并保证牲畜有足够的食物和水。
天气影响面面观
冷空气的侵袭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在交通领域,大风、大雪和冰冻天气均会改变道路状况。这波冷空气不仅影响了公路、铁路,还波及了航空运输。公路上,结冰可能导致车速降低或增加交通事故风险;而航空方面,强风和低温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在户外作业中,建筑工人于低温环境下难以维持常规的高效作业状态,同时低温也可能对施工机械造成损害。面对大风天气,渔业船只难以航行,养殖户还需防范养殖生物因低温而遭受冻害,这些情况均要求根据实时天气状况对生产和生活事务作出相应调整。
在如此严寒的气候条件下,交通与农业受影响的程度哪个更甚?敬请留言、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