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重庆朝天门海事处公布信息,指出2025年春运和春节期间,当地面临两大问题:首先是客流量显著上升,其次水位持续下降。针对这些相互矛盾的数据,相关应对策略值得关注。
客流增长数据惊人
在1月28日至2月3日的短短7天内,港内旅客数量接近30.6万人。这一数字表明,平均每天都有超过4.3万人选择出行。这一现象凸显了春节期间人们出游意愿的显著提升。春节假期是人们休闲旅游的黄金时期,朝天门作为重庆的著名地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或出行,使得该地区人流如织,充满活力。
这种客流上升的现象并非空穴来风,社会经济的进步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假日出行购物变得普遍。众多人选择离开居住地,探索各异的风景,而朝天门作为知名地标,无疑吸引了大量游客。
水位不断降低现状
近期,长江上游来水减少导致西线水位持续走低。特别是水银口水位已跌至零米以下。以重庆为例,水位从大年初一的7.64米降至目前的5.61米,降幅达2.03米。重庆中心城区段水位的显著下降对航运等业务构成了重大挑战。
长江上游来水量的减少与水位下降现象存在紧密关联。长江水系结构复杂,上游来水量的减少对下游各区域水位产生了影响。水位下降直接威胁到船舶航行安全,可能导致船舶搁浅等风险,且随着水位持续下降,这些风险将不断加剧。
双重挑战影响巨大
朝天门港面临双重挑战:水位降低与客流高峰同期出现。在此情况下,航运作业的安全问题成为首要考虑。水位降低导致船舶航行与停靠安全风险显著提升,客流高峰则对旅客安全及航运秩序提出了更高标准。
航运企业正承受着双重挑战:既要保障船舶安全,又要应对大量客流。船舶的承载能力有限,如何在水位下降对航运不利的情况下,有效应对客流高峰,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同时,港口的设施和管理也承受着考验,确保旅客上下船有序以及港内安全成为关键任务。
多方联合制定计划
朝天门海事处并非对双重挑战束手无策。该部门将携手地方行业主管机关,共同应对。他们计划对航运企业实施一系列措施。首先,要求航运企业依据当日客流动态,灵活调整航班安排。
合理的航班安排有助于平衡客流量,确保旅客在恰当的时刻登船。同时,企业需分阶段发售门票,以调控游客在港区码头的聚集状况。此做法旨在降低游客过度聚集可能引发的意外,减少人群拥挤和踩踏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落实包保跟船检查
朝天门海事处正积极执行船舶包保制度。在港口内,共有省际客船12艘、两江旅游船8艘以及港内游船8艘。为此,海事处对这些船只进行了17次随船检查。
频繁的船上检查有助于即时规范船舶的航行举止。确保船舶在航行中遵循详尽的行为准则至关重要,这不仅关乎船舶自身的安全,也涉及船上乘客的生命安全,以及整个航线的整体安全。此类检查有助于迅速发现航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多举措保障通航安全
为确保航行安全,海事部门实施了多项策略。首先,对上船旅客数量实施严格限制,并促进船与岸之间的合作。在码头、登船区域及船舶上,均增设了专职人员。这些人员负责对计划登船的游客数量进行精确统计和核实,从三个不同角度实施严密监控,旨在避免船舶超载。
二是增强与水文及航道机构的合作紧密程度。此举措旨在实时获取长江的水位、流速及航道变动信息。同时,每日部署海巡艇对两江游船航线水深进行实时排查,确保对航道通航条件变化进行精确预测。这些措施旨在确保旅客运输安全无阻,以及民众出行安全。
针对当前状况,朝天门海事处还需在哪些领域加大工作力度?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意见。同时,恳请您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