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午后,在黄河剧院的小型剧场中,举办了名为“非遗贺新春 曲艺过大年”的系列活动,其中“曲艺唱响京津冀”曲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展演吸引了众多目光。河北省保定市白沟新城的雨生茶社参与了此次演出,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曲艺表演。

非遗曲艺展演收官,观众大呼过瘾!更多省市演出何时来天津?  第1张

开场小唱饱含新春祝福

昨夜演出伊始,浓厚的节日气氛便弥漫开来。雨生茶社的演员们齐声演绎《发四喜》,歌声中“福字添来喜冲冲……”的词句,宛如将新春的吉祥气息传递至剧院的每一个角落,向在座的每一位观众传递新春的祝福。如此开场,为整场演出营造了喜庆的基调。众多观众正是为了这传统曲艺的独特韵味而来。开场的小唱让观众领略了传统曲艺在佳节之际传递祝福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迅速将观众带入曲艺的氛围之中。

这场演出备受曲艺爱好者热切期盼。剧院内,节目尚未开场,观众席上已充满了期待的眼神。他们来自天津的各个角落,共同追求的是现场曲艺的魅力。随着小唱的启幕,观众们瞬间沉浸在传统春节的欢腾气氛中。

快板书演绎精彩故事

《鲁达除霸》快板书在演出中引发观众热烈反响。赵坤,李派快板技艺的传承者,其开场板鼓点激昂,瞬间捕获了观众的掌声。表演中,他讲述故事清晰流畅,生动形象。他所呈现的鲁提辖形象,既粗犷又细腻,正义感十足。这一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正是通过快板这一形式,生动地展现在了观众眼前。

每一个细节,从快板的韵律到演员的表情动作,都在生动描绘鲁达的传奇经历。观众们全神贯注,情节推进时,他们或激动或紧张。剧院内,喝彩与掌声此起彼伏,这正是传统曲艺的独特魅力,它将故事演绎得感人至深。

西河大鼓独特韵味

西河大鼓《马前泼水》为观众呈现了别具一格的视听体验。节目中,宋雨生师父为王少兴徒弟伴奏。师徒二人默契配合,琴弦贴合紧密。王少兴的唱腔充满韵味,完美展现了河北省西河大鼓的特色。现场观众能够明显感受到这种曲艺形式的独特吸引力。

该节目不仅传承了技艺,更承载了文化精髓。其独特的唱法与默契的协作,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古老的曲艺故事之中。在舞台上,师徒二人的表演令人感受到西河大鼓艺术传承不息的生机与希望。

相声展现扎实功底

《怪治病》这一相声节目由高东和刘春华表演,作为压轴演出,给观众带来了意外的喜悦。节目伊始,他们巧妙地融入了京韵大鼓、京东大鼓、西河大鼓等多种鼓曲元素。每一段演唱都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彰显了他们深厚的曲艺基础。台上,两位演员配合无间,幽默风趣的对话此起彼伏,使得整个剧院洋溢着欢声笑语。

相声的独特之处在于,演员们凭借出色的口才、精彩的表演以及与观众的互动,为观众们带来了持续的欢笑。对于现场的观众而言,观看这场相声不仅是一次表演的体验,更是对多种曲艺风格融合所呈现的精彩进行了深刻感悟。

曲艺阵地的建立

宋雨生于2014年创立了雨生茶社。起初,他租赁了一间小店面。经过不懈努力,茶社逐渐在白沟地区成为知名的曲艺场所。宋雨生致力于恢复庙会上西河大鼓的表演。目前,茶社已培育出众多杰出的曲艺人才,并能在京津冀地区的大剧院舞台上亮相。

在这背后,凝聚了无数辛勤与毅力。宋雨生及其团队,凭借对传统曲艺的热爱,坚守岗位,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这一曲艺舞台,不仅承载着表演者的梦想,更是众多曲艺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观众期待更多演出

展演落下帷幕,然而众多观众仍觉未尽兴。许多人连续三天前来观看,激动地称其过瘾。龚先生作为市民代表,未曾缺席任何一场,在家门口欣赏到这些精彩的表演,他感到十分幸福。他期望天津能呈现更多来自不同省市的曲艺形式,诸如陕北说唱东北大鼓、山东琴书、苏州评弹等。这反映了众多曲艺爱好者的共同愿望,天津,被誉为曲艺之乡,期望未来能举办更多曲艺交流活动,让曲艺之音传遍全国。

您期望在天津观赏哪种形式的曲艺表演?欢迎各位踊跃留言、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